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复试高分经验
第一部分:初试考试内容:

第二部分:考书推荐:(仅供参考)

考博相关真题
一、大综合:
1、论述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或语言学)受到的西方影响。
2、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对20世纪文学(或语言学)产生的方法论影响。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专业课试题: (二选一)
1、结合作品谈谈意识流小说。
2、谈谈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画像》的艺术特色。 (二选一) 1、谈谈文学性。
2、谈寓意批评的产生、发展、影响。
笔记资料:
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一 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1社会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1)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事物、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观念,旧技术、旧事物、旧生活方式和旧观念往往被替代而消失。与之相应,语言中的词汇也会逐渐更替。
(2)同一个社会在历史的进程中有可能会分化为不同的社团或社会,不同的社团或社会在历史的进程中又有可能彼此接触以致统一;社会的分化、接触、统一会相应的引起语言的分化、接触和统一。
2人际交流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1)人们在用语言交际的时候,为了引起对方更多的注意,常常换用一些“新鲜”说法,由此而引发词汇或用法的变化。(创新要求)
(2)发音省力则是引发语音变化的重要动因,例如,总是挨在一起出现的音会同化,频率特别高的虚词在语音上会弱化等等。(省力要求)
二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和语言的演变
1. 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是语言究竟如何变化,还是取决于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它决定着每一个语言演变的特殊方向。
2.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其中某一种因素因为要满足新的表达要求,或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或由于孩子学话的偏离,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发生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
3. 语言中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及这些系统彼此之间,都有互相联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三 语言演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