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人不单靠面包活着》0724

2023-07-25 09:00 作者:yyhV587  | 我要投稿

1. 然而为金钱而写作和为艺术而写作,对我来说水火不相容。过去我在圣彼得堡的三年文学生涯中往往为此而痛苦,我不愿意因为匆匆忙忙赶时间而糟蹋那些精彩的主题和中长篇小说的成功的构思。我珍惜它们,不希望草率从事,我要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因此我觉得与其违心地对待自己美好的构思,还不如去死。

 

2. 为了金钱(就这个词最狭窄的意义而言)而写作,也许我命该如此。

 

3. 你(此指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作者挚友,下同)该相信,什么事都需要付出劳动,而且是艰巨的劳动,你该相信,普希金的一首轻快而优美的诗,不过短短的几行,因而看来似乎是信笔写就的,其实普希金写得很慢,而且不断修改。这是事实。果戈理的《死魂灵》写了八年。一挥而就的东西总是不成熟的。据说,莎士比亚的手稿中没有修改的痕迹,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有许多荒唐和枯操无味的地方,如果花些力气,就会更好一些。你显然把灵感,最初的、刹那间形成的情景或者内心活动(灵感总是这样出观)和写作混同起来了。譬如,我总是立刻记下最初在我眼前浮现的场景,为它高兴,可是以后便整年整月对它进行加工,它多次激起我的创作热情,而不是一次(因为我喜爱这一场景),并多次进行增删,被像我过去做的那样,请你相信,结果就好得多。

 

4. 为什么我这个穷作家只能拿一百卢布一印张,而拥有两千农奴的屠格涅夫则得到四百卢布呢? 我因为穷,只得匆忙从事,为金钱写作,结果必然写坏。

(摘录者YYH:啊哈哈,感觉陀思妥耶夫斯基此处有些懊恼,不免妄自菲薄了。当时他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写作一部长篇,在此期间他的生活需要保障,然而他生活窘迫一无所有,为此他将与库舍列夫面谈。库舍列夫是《俄国言论》的创办人。《俄国言论》将刊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能感觉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很羡慕屠格涅夫,不免有些可爱了。此处是他自认自己作品不如屠格涅夫,自己总结是自己穷的原因。)

 

5. ……我们的杂志被查禁,我想,您(此指伊·谢·屠格涅夫,下同)大概已经听说,因为我估计巴登有俄国报纸。我们感到这次查禁颇为突然。我们四月号上发了一篇文章《不祥的问题》。您知道我们杂志的倾向:这倾向主要是俄国的,甚至是反西方的。难道我们会袒护波兰人吗?虽然如此还是把反爱国主义的观点、同情波兰人等罪名加到我们头上,结果杂志因为刊登照我们看来纯粹是爱国主义的文章而被查禁了。确实,文章的论述有些呆板、含糊,这就提供了曲解它的借口。正如我们现在发现的那样,这些含糊的地方确实十分严重,这方面我们只能埋怨自己。但我们曾寄希望于我们杂志在文学界原有的、众所周知的倾向,因而我们以为,文章会被人理解,含糊的地方不会被歪曲,结果我们错了。文章(作者是斯特拉霍夫)的中心思想是:波兰人居然像对待野蛮人那样蔑视我们,以自己的欧洲文明在我们面前自命不凡,因此他们和我们在道义上的(即最牢固的)长期妥协几乎是难以预计的。但由于文章的论述没有被理解,它就被解释成这样,我们自己似乎要人们相信,波兰人比我们文明得多,而我们比他们低下,因此他们自然正确,而我们便是错误的了。一些杂志(如《日报》)煞有介事地开始向我们证明,波兰的文明肤浅,是贵族的和天主教的,因此根本不比我们高明。您不妨想象一下:他们向我们证明这一点,而这恰好是我们这篇文章所注意到了的,更有其者,他们竟不顾以下的事实,即文章确实谈到被大肆吹嘘的波兰文明的核心部分过去和现在都具有毁灭性的因素。这在我们的文章中确实谈到了。很有意思的是:许多激烈反对我们的正派人都承认没有读过我们的文章。关于这件事就不谈了吧!事情已经发生,难以挽回了……

(摘录者YYH:啊哈哈,仿佛如今的恶意举报和故意歪曲——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也遇到过此等不顺心之事啊!)

 

6. 成为一个无知的人,自觉自愿地落后于同辈人,低人一等,没有文化,不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而且不断感觉到这一点——这将是很不好和很可怕的。以后你(此指帕·亚·伊萨耶夫,作者继子,下同)会诅咒自己的命运并会想起我的话。你当然以为学习总是来得及的。不,朋友,学习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它要求巨大的耐心,埋头苦干,如果不是从小培养起这种习惯,那么以后便学不会了。

 

7. 眼下有各种烦恼,痛苦极了,我都不愿提到它们。妻子真的快要死了。每天都有这样的时刻——我们等待着她的死亡。她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也影响到我,因为……创作终究不是机械的劳动,但我每天上午还是不停地写,只不过刚刚开始。小说越写越长。有时我想象这篇作品将一无是处,但我还是劲头十足地写;我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主要问题仍然是写小说要求有大量的时间。如果我能完成一半,我就寄去付排;但我想整篇发表,这是必要的条件。总之,写作时间不多,虽然全部时间似乎都由我支配,但总是太少,因为现在我的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有时头脑里想的也不是这么一回事。还有一件事,我担心妻子马上死去,这时候必然中断工作,如果不发生这种情况,小说也许可以完成。但现在我无法说得很肯定……

 

8. 一个作家的最大技巧便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敢于删改自己的作品,谁就前程远大。所有大作家的作品都非常简练。最主要是不要老调重弹或重复众所周知的东西……

 

9. 需要有信念。如果没有信念,那将一事无成……

 

10. 如果一个人有话要说,如果有人(至少他这样认为)知道该信仰什么,那么在我看来,他不说便是罪过。至于说到勇气,要是大家都在信口开河,连最荒唐的见解都有权利存在,那么为什么不该有勇气呢?

 

11. 啊,我的朋友,她(此指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伊萨耶娃,作者妻子)非常爱我,我也十分爱她,但我和她的生活并不幸福……虽然我和她一起生活无疑是痛苦的(原因是她古怪、多疑和好幻想到病态程度的性格),但我们不能不互相爱慕,甚至越是痛苦,彼此就更难分离。不论这有多么奇怪,但却是事实。这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纯洁最高尚、最厚道的一位妇女。当她去世以后——虽然我看到她奄奄一息而感到痛苦(整整一年),虽然我也珍惜并痛苦地感受到留存在记忆中的有关她的一切——当她被人埋葬的时候,我简直无法想象我的生活是如何痛苦和空虚。现在已经过了一年,感觉依旧,没有好转……她大殓之后,我便到圣彼得堡,到家兄那儿——他是我仅存的亲人了,但过了三个月,他也去世了,总共病了一个月,病势并不严重,但病情突然恶化,三天后便去世了……

现在我突然变得孤苦伶仃,简直感到可怕。我的生活一下子分裂成两部分。我所经历过的那一部分有我为之而生活的一切,另一部分还是未知数,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的,而且对于我来说,没有一颗心能取代他们俩。我的生活确实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建立新的关系,设想新的生活!这种想法本身甚至使我讨厌。我现在第一次感到没有人可以代替他们,我在世界上只爱他们二人;新的爱情不仅得不到,也不应该得到。我周围的一切是冷漠和空虚。

 

12. 啊,我的朋友,我情愿再去服几年苦役,如果这能抵偿债务并使我感到自由自在的话。现在我在棍棒的威胁下,即因为贫困又开始匆匆忙忙地写小说。小说是能吸引人的,但我追求的难道是这些吗!由于贫困、金钱而去写作,这摧残了我并把我毁了。

 

13. 谁要求别人献出一切,而自己不承担任何义务,他就永远不会有幸福。

 

14. 别以特殊性把自己禁起来,投身于自然,专心研究外部世界和外部事物,哪怕有些接触也好。外界的、现实的生活尤其能发展人的本性,它能提供材料……

 

15. 不要虚度光阴,珍惜自己的心灵,相信真理。但整整一辈子对它要进行紧张的探索,不然的话,很容易误入歧途。

 

16. 此外,我的小说(此指长篇小说《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还暗示一种思想,即法律所规定的对犯罪的惩罚对于犯人的威慑作用要比立法者所设想的轻得多,部分原因是他本人在道义上要求惩罚。

 

17. 我是不能被列入生活安逸的人之列的。请原谅,我自我吹嘘起来了!

(摘录者YYH:从这句话中或许可以窥见作者价值观的一角。)

 

18. 长篇小说是艺术创作,进行创作时要求情绪稳定和富有想象。

读《人不单靠面包活着》072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