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盛行了许多年,但我没找到它的出处,这句话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都怪里怪气的。

节选自《胡塞尔现象学》
在日常语言中时常会在现象—本质( phenomenon-essence)或者显现—实在( appearance-reality)的对照中用到现象( phenomenon)和显现( appearance)这两个术语。现象是对象的直接被给予性,是它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然而,如果希望发现对象实在地是怎样的,就必须要超越那仅仅是现象的东西。
在大部分哲学传统中,人们所找到的是这个版本的现象的概念。现象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被我们用范畴来思考的)对象向我们显现的方式,但却不是对象本身。
如果现象学采用的是这个现象的概念,那它就不过是一门仅仅是主观的、表面的以及浅薄的科学。但它显然不是这样的。胡塞尔使用的现象概念可以被追溯到古代。"现象被理解为事物自身的展现,因此,现象学也就是关于对象显示自身的方式——对象如何显现或展示自身——和对这个现象的可能性条件的哲学反思。
可能会有人断言胡塞尔混淆了陈词滥调和伟大的哲学发现。当胡塞尔断言作为我们所经验的世界——即那个作为我们所理解、描述和概念化的世界——只有存在主体时才能存在,对其可能的回应是,的确,我们所设想的世界依靠我们而存在,这实在是无可争辩。
然而,这种回应忽视了胡塞尔对两个世界理论的反驳。根据胡塞尔的说法,这个世界无论是在日常关注中,还是在科学分析中,都是这个唯一的实在世界。认为除此以外,在现象世界背后还存在一个超越所有显现和所有经验的和概念的明证性的隐藏世界,而这个世界才是真正实在的看法,对于胡塞尔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完全缺乏现象学可信性的空洞思辨的假定。最终,他甚至认为这样的论证建立在一个范畴错误之上。
现象学不是关于纯粹地显现着的东西的理论,或者换一个说法,现象不纯粹是现象。因为事物如何显现是它们实在所是的整体性部分。如果我们想要掌握对象真正的本性,我们最好密切注意,无论是在感性知觉中还是在科学分析中,它是如何展现和揭示自身的。对象的实在没有隐藏在现象的背后,而是在现象中展开。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认为现象阻碍了我们去认识更为根本的东西,并仅仅表象它,这在现象学上来说是荒谬的。"再重复一遍:尽管现象与实在之间的区分可以保留,但根据胡塞尔,这不是对两个相分离的领域的区分,而是内在于现象领域的区分。它是对对象初看起来如何显现与在最佳的情势中如何显现之间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