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交医图书馆馆长仇晓春:国际合作如何取得亮眼成果?

2021-07-01 16:58 作者:爱思唯尔医研社  | 我要投稿


  近期,爱思唯尔发布《中国临床医学学术产出及国际合作解读》,报告中回顾了中国临床医学学术成果的五年发展,面对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差异,重点解析中国临床医学在国际合作方面的进展。

  *本报告数据基于全球领先文献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 和智能化科研成果产出分析解决方案SciVal 。


  报告中展示了中国多所高等院校,在临床医学国际合作论文的发表工作上,做出的亮眼成果。由此,爱思唯尔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馆长仇晓春。仇馆长从学校的实际科研现状出发,详细谈到了如何提升国际间合作水平,并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分享了他的观点。


  数据为先

  发文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一致致力于学校的临床医学学科发展,通过过往数据显示,从2016-2019年,该校合作发文情况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其中涉及到多类学科的多样发展,情况具体如表1。


表1.2016-2019上海交大医学院部分学科科研合作情况汇总


  2018-2021年间,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合作发展态势良好,国际合作论文达4118篇,占比25.7%,篇均被引数为8.0,FWCI值1.86,表2。


表2.上海交通大学2018-2021临床医学学科合作概况


  从微观上显示,国际合作发文主题如表3所示。


表3.国际合作发文主题Top10


  以上数据详细地展示了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关于临床医学合作发展上的不断进步,从发文的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亮眼的成果。



  对标国际高等院校 梳理发展思路

  “在学校的科研工作建设过程中,我们会选择一个国外高等院校进行对标参照。”仇馆长在采访中向我们介绍了交大对标国际高校,进行国际科研发展的模式。交大医学院在近几年对标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从双方合作到学校数据分析,再到政策培养等方面,都参照了国际化办学经验和学科建设水平。例如,交大在临床医学方面对标UCSD做出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



  以上对标数据展示了交大选取国际院校进行对标参考,在潜移默化中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国际化视野,这样可以使学校的学科发展层面符合国际水平。


  仇馆长在采访中也例举了具体学科与国际院校的对标,他指出,在口腔医学学科类别,交大与密歇根大学进行学科对标,当交大医学院的建设目对标在国际标准后,就会有更多的科研产出。


  引进国际人才 全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仇馆长在采访中重点提到,交大医学院在近两年来对于国外人才的积极引进力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际合作比例。例如,学校在近期召开了针对海外博士后的青年人才引进大会,大会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吸引了很多海内外人才的关注。同时,海外的青年专家回国进行科研工作,可以同时将他们在海外的实验室和合作关系资源带回国内,这对科研工作的进行起到了助力作用。


  仇馆长表示,诸如此类的人才引进,也会同时为学校带来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这对院校的国际合作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将会直接使学校的国际合作论文发表比例提升。


  在提升学校的国际合作方面,仇馆长向我们介绍了交大做出的多方面努力。交大的国际交流处,积极为学校引进耶鲁大学的科学家进行学术研究,以促进国际合作。学校与爱丁堡大学合办全健康研究院,与加拿大渥太华医学院联合办学,这些国际合作办学促使了交大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同时,交大成立了临床研究中心,里面的一些方法学专家,努力支持学校的临床研究。其次,在交通大学的各个附属医院,也分别成立了临床研究中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校本身的临床研究水平。最后,上海市申康最早在去年在国内专门提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专用的经费来资助上海市的医院开展临床医学的研究工作,使得临床研究工作在上海市走在了全国的领先发展位置。

交医图书馆馆长仇晓春:国际合作如何取得亮眼成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