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之精髓三十六计新第三十三反间计
这个东西用处特别广啦。其精髓在于四个字:“以假乱真。”
这个计策更像是多种计策的结合,目的只有一个:让对方信以为真。一般可能起到引诱啊,离间之类的作用。并不是一些人说的只是拉拢,对于自己是拉拢,对于对面就是离间。如果扩大来说,那就是欺骗,抓住矛盾进行进攻。
反间计使用例子实在太多了。举个例子,当初楚汉之争刘邦很忌惮那个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此人不除,天下难定。
可是亚父是什么概念,大家都懂。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对于非常之人就要用非常之办法。
刘邦就派人去楚军营帐里面散布谣言,然后故意虐待项羽的使者,厚待范增的使者。
那些项羽的使者肯定不高兴,就回去告诉了项羽。
结果范增去进谏时,正好项羽怀疑他。
范增后来被气回家,路上病死了。
第一点,反间计一定要找到矛盾点,比如刘邦就抓住了项羽多疑,范增擅长进谏的特点。同时他还抓住了这个师者,肯定会回去说的特点。
第二点,反间计一定要适合使用对象,适合使用时间,不能随便反间。你对刘邦用反间计说实话难度肯定很大。(他后来屠戮功臣那是后来,不是刚开始)
第三点,巧妙。反间计如果一直用同一种方法,人家早就识破了。巧妙并不在于,非要有什么奇怪的方法,在于我之前所说的对上胃口。
防御这种计策呢?
首先,道听途说不可取。你见过哪个贤人道听途说。三人成虎要铭记在心。如果说有人想破裂,你和某人的关系,你一定要想那个人是什么目的。
其次,识破本质。敌人换汤不换药,一定不能别人换个皮你就把狼看成羊。一般来说敌人是不会变成朋友的,敌人的话始终要保持警惕。
最后,识破之后可以采用将计就计。这也挺狠的。叫做反反间。他反间你,你反过来再反间他。这样一弄,敌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反间计用处很多,大家可以多看一些例子。
比如苏秦用计弄掉了杀自己的人。比如说周瑜杀蔡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