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SC(重发)
写在前面:这篇专栏送给所有在显化道路上不能说服自己的小伙伴。
这篇专栏不同于以往的显化专栏,不再着重指导显化方向,也不具有那么强的实用性。
这篇专栏中不会出现“如何做”、“怎么办”;它只会回答“为什么”。
如果你需要它,我希望你能沉静下来,找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带着一颗切断所有嘈杂声音的心。全文共1869 字,阅读过后,也许你能对你自己,对你所寻找的SC,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到底为什么,人要建立自己的SC呢?
当我收到不计其数的私信,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在问:我想显化SP,但是觉得自己的SC还没有建立好。其实言下之意我也明白:请告诉我如何建立SC,好让我走出这样的困境,更顺利地显化SP。
也就是这个“SC”并不是Self concept,而是“Specific person Concept”。更清楚地说,这SC是为了对方建立的,而不是为了我自己建立的。那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们应置于何处呢?
当你建设你的SC,每一句都从“被SP喜欢”这个立场出发,当你loop你的肯定语,你不断说“我是他喜欢的人”,心里强烈的渴求是“让他爱我”,而为什么自己却觉得这样的肯定语没有真实感,为什么想要找一个显化博主问一问到底问题出在哪。我告诉你出在哪,因为你说服不了你自己。因为当你告诉你自己你拥有着SP的爱,现实中却没有收到对方的微信,没有接到对方的电话,不能从现实中获取被爱的证据,所以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
你知道你忘记了什么吗?你忘记了处理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够毫不费力地迅速建立好SC,为什么有些人就算在3D中看见负面现象也丝毫不慌。因为他们比爱任何人都爱自己,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自己身上。当我们说“爱自己”,我们到底在说什么?建立SC,是为了让你自己变得牢不可破,为了让你自己拥有山止川行的勇气,是为了你自己,不是为了个SP。如果我们所有的自我定义都建立在别人身上,我们存在的意义只是“被XX爱”、“被XX需要”,那么等到这件事完成,我们是不是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继续生活的必要?换句话说,那我们如果没有得到SP的爱,那我们是不是就是个“没意义”的人,就不需要建立任何自我概念了呢?
我们总是念叨着“SP是我自己的推出”,那当你在问“我想显化SP但不知道怎么建立SC”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里蕴藏着的最简单最直接的道路,就是你爱你自己,所以SP投射你的想法,他也就爱你了?当你问我“我的SP怎么都不肯原谅我”、“他对我们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该怎么办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因为你自己不肯原谅你自己,所以SP也投射你的想法,不肯让这一切烟消云散呢?你有没有想过,“自我概念”当中的“自我”是什么意思,而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被一个人爱”,那我们的人生格局岂不是太小太窄了吗?这就是你来这个世界的所有目的吗?
建立SC,我甚至不认为应该通过什么手段去刻意“建设”,而是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要先将我对我自己的认知调整到相当的高度,自己认为自己举世无双,不可能有人不爱;而不是跳过修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甚至直接就带着受害者心理,忙不迭地去A别人。对自己内心的荒芜无暇顾及,心心念念只想获得另一个人的垂青救赎。这不应该。他不是上帝,他开的只是4S店卖的油价8块2毛8的汽车,不是诺亚方舟。
所以我们说的“显化SP的关键在于建立SC”,这不是一个技巧也不是一个手段,而是因为你觉得你漂亮、你觉得你完美、你觉得你爱惨了你自己,所以SP才觉得你漂亮、觉得你完美、觉得爱惨了你。而不是带着弱者的心态,一边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觉得自己在旧故事里对SP做的事这也不对那也后悔,另一边带着小心翼翼的微茫希望,竭尽全力说服自己“我是他爱的人”。何必要这样做呢?况且我们在任何时段做出的选择,都是当时最有利于我们自己的。哪个人也没长前后眼,当时的你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这么多,何必在旧故事里懊悔自责不肯放过自己呢?
我总是是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当你自己真正毫无保留地爱着你自己,你手中真正掌握着回山倒海的权利,你还用得着去追逐任何人吗?你怎么看你自己,你SP就怎么看你,你爱你自己如同金玉珍宝,他投射你的思想,自然也就给你同样的爱意。请注意,这里的爱自己是真正的爱自己,而不是“为了得到SP的爱而刻意爱自己”。我相信大家都能领悟到其中的差别,也不会做出这种因小失大的假设。
总之,请为了自己而“建设”SC,不要为了别人。你来这世界上一回,是为了做个快乐的人,是为了行看秋月春风,坐观杏雨梨云,是为了站在苍山负雪处昂霄耸壑中,是为了感受花晨月夕和浮岚暖翠。而不是为了个对象,为了一段感情。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神爱世人,世人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