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对此你怎么看?

【思维框架】
审题环节:当官,发财
1. 提出观点:要以权力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而绝不能以权力谋取个人财富
2. 论证观点:个别官员想发财,除了贪念之外,也存在把权利当作奋斗目标需清晰认识到权力来源于人民
3. 落实观点:思想上: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组织上:打击贪腐行为,净化队伍制度上:明确规则,扎紧篱笆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句话不光是警醒,更是触及到了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官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官员的权力是社会公器,寄托着人民的期盼。所以只能以权力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而绝不能以权力谋取个人财富。
一部分官员之所以当官不忘发财,除了贪念作祟之外,是因为他们把权力当作自己“个人奋斗”的果实。在认识上缺少历史视野和制度概念,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权力的公器属性。
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选择,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和国家前途。中国向何处去, 是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买办势力的依附政权,还是建立代表劳动者的独立政权?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地人民在拥军和支前中做出了最大的牺牲。陈毅元帅也感慨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所以,是人民的力量和选择铸就了新中国的政权。
另一方面,从制度上看,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们汇集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立法权。地方的权力机关也是各级人大,决定相关重大人事任免。因此说,人民是各级政府官员权力的来源。
因此,政府和官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就要服务于人民,就要汇集人民的意志,体现人民的利益,勤政为民,执政兴国。
毕竟,“做官发财”的干部毕竟只是一小撮,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整风反腐上也不断发力,成果显著。思想上,不断加强教育,贯彻理论;组织上,打击败类,纯洁队伍;制度上,明确规则,扎紧篱笆;依靠群众,接受监督,广开言路,让群众成为政府作风的评判者。
只是,没有一劳永逸的胜利。人类既有神性也有动物性,思想中,既有公的成分, 也难以消除私的干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组织只有不断地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以及与民众的融合上不停歇不懈怠,才可能保持意志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