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了同学母亲做的事儿后,我很寒心!以后也不想对娘家过度付出了

2023-01-07 15:45 作者:像阿甘一样奔跑  | 我要投稿

听了同学母亲做的事儿后,我这个也同样做女儿的太寒心了!从今以后,决定不再对娘家过度付出了! 电话铃声响起来了,不用猜,我也知道是我妈打的,这两天她特别频繁给我打电话,肯定又是因为她儿子的事儿,来跟我磨叨。 要不是因为上周末和高中的同学聊了一些家常的事,我就是心里再烦,最终也会接我妈的电话,但现在我不想接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再对娘家付出太多了,哪怕是情绪上的付出,我也要考虑考虑。省的自己到时像同学那样憋屈。 我妈主要是因为弟弟家里的事儿,反复找我。前段时间,弟媳生孩子,虽然最初我妈曾说过不给带孩子,但看到弟媳生了孙子之后,还是乐颠颠跑去给人家带孩子了,可弟媳却老看不上她,挑她毛病,她难受,动不动就找我来诉苦。 把我弄烦了,我就告诉她:“本来那孩子也不是你逼她生的,她要是再这么事儿多矫情的,你直接回家就得了,还非得在那呆吗?” 我妈可倒好,当时就来了一句:“你这孩子说什么话?你怎么就不盼点我们好呢?我要是这样做了,你弟弟不是夹在中间难做吗?妈就你弟弟一个儿子……”我一听她说到这儿,就赶紧说:“那好好好,你就这一个儿子,你就指着你儿子,那你就别天天跟我磨叨这些事了。” 我妈听出我的不耐烦,冲我发了一顿脾气,说我对她没耐心,嫌弃她之类的话。我也懒着和她吵,她爱咋想就咋想吧。 这下我的耳朵清静了,她有几天没打电话过来了。 没过多久,我爸打电话过来了,说妈回农村老家了,是弟弟同意的。 我的心也放下来了,估计弟弟也受不了自己妈和自己媳妇每天别别扭扭的相处,宁可自己辛苦些了。 我想:“这下子我妈是解脱了, 应该没有怨言了吧。” 没想到不久我妈又打电话过来了,上来就说:“你弟这样不知道能坚持多长时间?原来弟媳产假在家带小孩,弟弟上班,每天早上六点多弟弟就要起床给她做好早餐 才赶忙去上班,晚上下班回来就赶忙买菜做饭,吃完饭就给孩子洗澡洗衣服做卫生,每天几乎都忙到12点多才睡。我妈担心的是这样下去时间长了,弟弟能吃得消?” 我跟我妈说:“他俩都成年人了,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你不要管。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了,就别操心这些事了!我家也是两个孩子,没用你也没用我婆婆,都是我和我老公两个人在弄,不也给他们带大了吗?” 我说的话就是实事求是,结果我妈妈又不高兴了,说我不体谅她为娘的心情。“老儿子,大孙子,那都是老母亲的命根子”,我弟还有我那大侄子,她这当妈还有当奶奶的,能不挂念吗? 我一听这嗑没个唠了,赶紧找个借口把电话挂了。 恰好那个周末,我高中同学的母亲去世了,都在一个县城,通知我了,我当然得去随个礼了。 出完殡后 ,好久未见的我们聊了一下午,然后我是彻底不想再听我妈啰嗦有关弟弟的事情了。 我这个同学,她家是三个孩子。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她爸早逝,一直是她妈一个人辛苦拉扯她们长大。当初她妈的市郊的房子动迁,80多万的拆迁补偿款,她妈都给了她们的弟弟,没有给她姐俩一分,说她俩是外姓人,儿子才是自己家的根。 同学她们姐俩,自小就被这种思想灌输,也习惯了,没去计较这些事。她妈这些钱给她弟弟弟媳之后,弟弟弟媳是欢天喜地的,天天把老太太哄的团团转,说养老不让两个姐姐管,他们全包了。把我同学她妈儿乐的,逢人就说儿子媳妇儿好。 今年刚入冬的时候,同学她妈儿脑出血了,在医院做了手术之后就躺在床上下不来床了,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解决。 结果她弟,弟媳伺候了十来天就不耐烦了,老给同学她妈甩脸子。同学她妈哭着给两个女儿打电话,两个女儿可怜自己的妈,就两个人轮班来照顾她。 这下她弟和弟媳可轻松了,连句暖心话都不说,完全撒手不管了。亲戚去探望她妈时,她妈一个劲的感叹,到老了还得指望女儿,不能靠儿子,说养儿子没用。 哪想到这老太太说一套做一套,由于疫情放开,老太太感染了新冠,高烧不退,被两个女儿送到医院,结果治疗了半个多月,还是走了。 她临去医院之前,竟然把她多年前存的十五万的存折和密码(这笔存款她们姐三个都知道的)交给了同学她弟,她就怕她过不了这一关。 她妈在医院看病医保报销之后一共花费了12000块钱,这12000块钱是她弟拿出来的。 她妈的后事花了四万多块钱,两个女儿意思是这笔钱就用留下来的存款支付,但她弟,弟媳妇不愿意。 弟媳妇振振有词说:“老人这钱单独给了儿子,而没给她们这两个女儿 就说明这是专门留给儿孙的,而不是用来支付后事费用的,后事费用姐三个平摊。 同学和她的姐伤心伤透了,本来她们两个也没有指着花老太太的钱,但是这个事情从亲情道义的角度上讲,心里头是真不舒服,自己亲妈最终这样的做法,让姐俩伤心又寒心。 同学跟我说:“我们姐俩现在这个就是教训,你自己可是惦量着,娘家的事,别牵扯太多,自己心里有点数。” 她不说,其实这几年我跟我妈在一起因为我弟和弟媳的事折腾的,也早看明白了: 对我妈和她妈这样的“养儿就是防老,养女儿就是给别人家养的”的传统观念特强的“嘴上说着还是女儿靠得住,有苦也第一时间找女儿诉”的老人来说,临了临了的,财产可是一分钱都不舍得给女儿的。 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儿子孙子才是自己的根。到关键时候,当女儿的肯定会被伤一把。不是因为差钱,而是差事儿! 所以我决定,平时也少管家里一些事,在自己该尽孝顺义务的范围里,该尽的孝顺尽,剩下的不过度。无论经济上还是情感上的,免得自己到时心里不平衡。必竟我不是圣人,是凡人。面对偏心的父母,会本能的替自己不值,没那么高尚的境界。

听了同学母亲做的事儿后,我很寒心!以后也不想对娘家过度付出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