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中治愈的琐碎丨我用这把钥匙和故乡和解
新疆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处,可能是它在不同人眼里,有它难以置信的、千姿百态的一面,每一面都让人信服、回味,治愈了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之外的人。
关于生活中治愈的琐碎的第二期,让我们跟随摄影家的镜头,去欣赏、品析和感受不同层次下的新疆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有人说,新疆人是放养的,
放养的人更接近自然
牧马人、牧羊人还有与他们的生命
融为一体的草原
变成了谁梦境里的精神家园
没有雨打浮萍似的哀愁,
散落在戈壁上的蒲公英无人问津
放牛娃踮起脚尖,
把手中的草喂给墙上的牛
试了几次都是徒劳,
那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
▲图片来源:陈学义
谁有认真聆听小孩儿与牛的对话
牛有没有透露它们的毕生追求
小孩儿与牛有没有结下经得住考验的友谊
有人径直走过来
轻描淡写地和小孩儿说一声:
不要再对牛弹琴了
姐姐跟我说
村口有歌舞表演
不容我思考,
便被她们生拉硬拽来看表演
比起眼前虚无缥缈的热闹
我更惦念身后安静的事
▲图片来源:陈学义
出远门的爸爸今天回家
刚下蛋的母鸡还没有吃饭
给兔子做的窝才搭了一半
出门这么久妈妈该担心了
这是一只羊群里最通人性的羊
它也有它的任性、不安和小心思
我决定做一件史无前例的事
记录羊的成长轨迹
当我看穿它的小情绪时
便轻轻抱住它
当它陷入困意时
便让它依偎在我怀里
▲图片来源:齐江辉
它往我耳边哈热气
并把它的热吻献给了我
我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开来
马夫把赶了一天的马车
停在人烟稀少的路旁
对着冷空气一边哈热气一边凝望远方
下一个坐马车的人在哪
外出三年的孩子是不是今天回家
▲图片来源:齐江辉
孩子还认得回家的方向
走再远的路也知道出发的地方
走南闯北,浪迹天涯
回家的计划不该泡汤
来,咬一口金黄色的馕
酥脆的口感,
甚至能闻到一股松香
馕是新疆人食物的根
馕是新疆人舌尖上必备的食物
馕有各种形态,大如锅盖,小如磁带
馕有多种吃法
泡着奶茶吃,蘸着酱和汤吃
就着菜和肉吃,烤着和配合其他食物吃
包着肉和菜吃,有一道美食名曰:馕包肉
▲图片来源:范江明
打馕是一门手艺
打一手好馕离不开每一道工序
装一个馕上路
再远的路也能抵达
冰雪覆盖下的草原
一碧万顷
恰到好处的白色渲染
令人心旷神怡
墨线勾勒处
帮孩子系好围巾
如果说草原上多了几抹颜色
那是娇娃乖张俏皮的生气
▲图片来源:范江明
雪有一种颜色
却蕴含千万种情感
呼朋唤友跑去堆雪人
分成两波,一言不合就打雪仗
等积雪变厚了
坐在爬犁子上让哥哥拉我去学校
一周最喜庆的时刻
便是全家老小坐着驴车去赶集
大家伙儿的开心全写在脸上
▲图片来源:王帅旗
花最少的钱
浪最大的巴扎
日子过紧凑点没关系
最重要的是
一家人其乐融融、平平安安
我的脸颊紧贴着母亲的脸颊
在母亲的怀里撒泼打滚
永不长大
天下最动听的声音
莫过于母亲的呼唤
▲图片来源:王帅旗
我们尝试在生活中寻找远方的答案,
却没有想到有一种远方就在眼前。
多年前,故乡给了我一把生锈的钥匙。
今天,我用这把钥匙与故乡和解。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