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镰刀龙下目

2023-06-09 00:10 作者:奥斯特罗姆犹他盗龙  | 我要投稿

老样子,若有属种变化会在评论区里说的 1. 中文名称:龟型 镰刀龙 拉丁学名:Therizinosaurus cheloniformis 词源:种加词.由希腊语chelóni(乌龟)和拉丁语formis(形象/形式)组成意为乌龟的形象,属名.由希腊语therízo(镰刀/收割/切割)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镰刀蜥蜴 正模标本:PIN 551-483 命名年份:1954 发现地:蒙古-纳梅盖特组 2. 中文名称:戈尔班 慢龙 拉丁学名:Segnosaurus galbi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戈尔班地区(Galbin region),属名.由拉丁语segnis(缓慢的)和古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缓慢的蜥蜴 正摸标本:IGM 100/80 命名年份:1979 发现地:蒙古-巴彦思楞组 3. 中文名称:安氏 死神龙 拉丁学名:Erlikosaurus andrewsi 词源:种加词.献给罗伊·C·安德鲁(Roy C. Andrews)属名.由蒙古神话的死神伊尔勒格(Erlik)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伊尔勒格的蜥蜴 正模标本:MPC-D 100/111 命名年份:1980 发现地:蒙古-巴彦思楞组 4. 中文名称:蒙古 秘龙 拉丁学名:Enigmosaurus mongol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蒙古(Mongolia),属名.由希腊语aínigma(神秘的)和sauros(蜥蜴)意为神秘的蜥蜴 正模标本:IGM 100/84 命名年份:1983 发现地:蒙古-巴彦思楞组 5. 中文名称:麦氏 懒爪龙 拉丁学名:Nothronychus mckinleyi 词源:种加词.献给鲍比·麦金斯(Bobby McKinley),属名.由希腊语nothros(懒惰的)和onyx(爪)组成意为懒惰的爪 正模标本:MSM P2106 命名年份:2001 发现地:美国-莫雷诺山组 6. 中文名称:葛氏 懒爪龙 拉丁学名:Nothronychus graffami 词源:种加词.献给梅尔·葛拉夫(Merle Graffam),属名.同麦氏 懒爪龙 正模标本:UMNH VP 16420 命名年份:2009 发现地:美国-热带页岩组 7. 中文名称:犹他 铸镰龙(割具龙) 拉丁学名:Falcarius utah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犹他州(Utah),属名.由拉丁语falx(镰刀/切割工具)和ārius(代理名词后缀) 铸镰龙这个译名大概来源于建属论文给出的sickle-maker(镰刀制造者) 正模标本:UMNH VP 15000 命名年份:2005 发现地:美国-雪松山组 8. 中文名称:绿河 玛莎盗龙 拉丁学名:Martharaptor greenriver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绿河市(Green River),属名.献给玛莎·C·海登(Martha C. Hayden)和由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玛莎的盗贼 正模标本:UMNH VP 21400 命名年份:2012 发现地:美国-雪松山组 9. 中文名称:杨氏 内蒙古龙 拉丁学名:Neimongosaurus yangi 词源:种加词.献给杨钟键,属名.由内蒙古(Nei mongol)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内蒙古的蜥蜴 正模标本:LH V0001 命名年份:2001 发现地:中国-二连组 10. 中文名称:短棘 南雄龙 拉丁学名:Nanshiungosaurus brevispinus 词源:种加词.由拉丁语brevis(短的)和spina(棘)组成意为有短的棘,属名.由南雄市(Nanxiong)的拉丁语化Nanshiung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南雄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4731 命名年份:1979 发现地:中国-园圃组 11. 中文名称:似大地懒 肃州龙 拉丁学名:Suzhousaurus megatherioides 词源:种加词.由大地懒(Megatherium,意为巨型野兽)和拉丁语oides(类似)组成意为类似巨型野兽,属名.由酒泉的古称肃州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肃州的蜥蜴 正模标本:FRDC -GSJB-99 命名年份:2007 发现地:中国-下沟组,中沟组 12. 中文名称:美掌 二连龙 拉丁学名:Erliansaurus bellamanus 词源:由拉丁语bellus(美丽的)和manus(手掌)组成意为美丽的手掌,属名.由二连浩特(Erenhot)的英文简称二连(Erlian)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二连浩特的蜥蜴 正模标本:LH V0002 命名年份:2002 发现地中国-二连组 13. 中文名称:阿乐斯台 阿拉善龙 拉丁学名:Alxasaurus elesitai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发现地阿乐斯台(Elesitai),属名.取自阿拉善沙漠(Alxa League)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阿拉善沙漠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88402 命名年份:1993 发现地:中国-巴音戈壁组 14. 中文名称:意外 北票龙 拉丁学名:Beipiaosaurus inexpect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inexpectus(意外的),属名.由北票(Beipiao)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北票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11559 命名年份:1999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15. 中文名称:四合当 凌源龙 拉丁学名:Lingyuanosaurus sihedang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四合当村(Sihedang),属名.由凌源市(Lingyu)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凌源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 23589 命名年份:2019 发现地:中国-热河群湖泊沉积物(具体地层尚不明确) 16. 中文名称:义县 建昌龙 拉丁学名:Jianchangosaurus yixianensis 词源:取自义县组(Yixian),属名.由建昌县(Jianchang)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建昌的蜥蜴 正模标本:41HIII-0308A 命名年份:2013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17. 中文名称:出氏 峨山龙 拉丁学名:Eshanosaurus deguchiianus 词源:种加词.献给出口光(Hikaru Deguchi),属名.由峨山彝族自治县(Eshan)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峨山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11579 命名年份:2001 发现地:中国-下禄丰组 18. 中文名称:日木 滨镰龙 拉丁学名:Paralitherizinosaurus japonic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japonicus(日本的),属名.由希腊语paralos(滨海的),therizo(镰刀/收割/切割)和sauros(蜥蜴)意为滨海的镰刀蜥蜴 正模标本:NMV-52 命名年份:2022 发现地:日本-瀑川组 19. 中文名称:悖论 福井猎龙 拉丁学名:Fukuivenator paradox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paradoxus(悖论),属名.由福井县(Fukui)和拉丁语venator(猎人)意为福井的猎人 正模标本:FPDM-V8461 命名年份:2016 发现地:日本-北谷组

镰刀龙下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