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更喜欢杜甫
为什么喜欢杜甫的稿子
大家好,我是板凳刘
今天想介绍下杜甫,为什么要介绍杜甫呢?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对杜甫的遭遇以及他所提倡的事情越来越感同身受。
年轻时总觉着李白洒脱豁达,大丈夫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人生得意须尽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对吧。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看看,多么牛啊,天子来呼唤我又能怎样呢,我怎么会去侍奉你呢。
现在回头看这些句子,虽说有一种豪气在 ,但总感觉离我们那么远,远到无法企及的地步。
普通百姓,又有多少人能不事权贵呢,为生活谁不是每天在奋斗?有多少人能像李白一样,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李白是好,但他离底层人民很远,理想与现实往往也差距很远。
而杜甫就不一样了,杜甫始终在人民中间,心系底层人民,为人民发声。
杜甫出身于唐玄宗时一个封建统治者家庭,青年时期正处于开元盛世,衣食无忧,生活无比幸福。
年轻时的杜甫“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登泰山而览众山小,充满豪气,漫游在吴越与齐赵之间,英姿飒爽,对未来充满信心。
此时的杜甫也相信自己的仕途之路一定会像自己的祖先杜预一样,彪炳史册。
但,纵有胸襟壮志,也难改变现实的残酷。
这也和我们现在年轻人的成长之路如出一辙呀,年轻时充满理想抱负,但现实往往给人当头一棒。
唐开元年间,看似歌舞升平,其实隐藏着很多危机。统治阶级腐化堕落、豪强大族土地兼并,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在繁重的徭役、兵役之下,生活苦不堪言。
初到长安的杜甫,生活也充满艰辛。原以为靠自己的才学能在京城大展宏图,但以李林甫为首的奸臣并没有给他机会。
落魄的杜甫每天为生计发愁,靠写一些吹捧富人的媚俗之词讨生活物资。
有时也靠采集野菜为生,经常食不果腹。而他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卖自己采集的药材。
他曾写到自己当时的处境:“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此后的杜甫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纵马畅游了。
说了这么多,那杜甫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的歌颂的呢?
而我为何又更加喜欢杜甫呢?
其实归根到底只有一条,杜甫心中有人民。他不像李白那样飘飘仙,不食人间疾苦,杜甫是和底层人民在一起的,他能看到社会的黑暗,
并用自己的诗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反应了社会现实,社会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繁华,更多的是底层人民的疾苦,他是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虽然是士大夫是统治阶级,但,他能跨越自己的阶层,能从人民的疾苦中,来反思统治阶级的腐朽并思考改变的方式,
虽然他穷此一生也没有改变他所处的社会。但,起码尝试过,希望能减小贫富差距,使底层人民能过上好日子。
仅凭这一点也已经比历史上很多的文人士大夫好多了,所以说他值得我们尊敬。
他曾经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等一系列反应底层人民疾苦的诗歌,能让我们看到唐安史之乱的社会悲剧,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生活更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他从长安逃到了甘肃天水,一路上目睹了社会的惨状。
唐军抓捕人民去参军,导致田园荒芜无人开垦,而官吏又横征暴敛加重租税,底层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场面。
此时杜甫也是这逃难大军中的一员,他拖着患有疾病的身子,四处觅mi食,而他刚出生的小儿子也在这场劫难中饿死了。
即使在自己遭受这样的劫难下,杜甫也没有忘记人民,他喊出一句:“谁能扣君门,下令减租税”。
大家要知道,杜甫其实是士大夫一级,他们家是不用交赋税的,他发出的这个呼喊其实是为底层人民而喊。
我也不敢深入的想象了,像杜甫这样不交税的家庭都出现饿死人的状况。那底层面临繁重赋税、徭役、甚至还没有土地的人民,他们的日子又是怎样过呢。
我们经常说大唐盛世,其实唐朝真正的盛世没有多少年。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如果能连续一百年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农民能吃上饭就算盛世了。
想象也是够惨烈的。
后来杜甫逃难到成都,刚建好一座草堂又被大风吹倒,此时的他又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多么感人的句子,在自己生活没有着落的情况下,心中想的却是天下寒士。自己身处逆境,每天徘徊在生死边缘,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底层人民。
心系人民的人,人民自然心系于你。
可惜的是,即便是身处21世纪的今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
底层的寒士依然为了那座茅草屋而奋斗。
能用诗歌记录人民的疾苦,并发出呐喊,让君主减轻人民的赋税、徭役,这样的诗人当然比那些只知道风花雪月,追求享乐主义的诗人要好。
但是,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杜甫写出盗贼本王臣的句子,就是统治阶级所说的强盗、贼寇其实也是天子的臣民呀,他们为何会沦落为盗贼呢?还不是统治阶级的无能与腐败,
使人民没有出路,才成为盗贼的。这也说明杜甫有反抗统治阶级的思想,敢于反抗压迫也是一种勇气,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杜甫和鲁迅一样,虽然发出了呐喊,唤醒了人民,但是并没有实际解决人民的困难。
有时候,我想, 底层人民到底怎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幸福不能只是士大夫的特权。
现在我想明白了,关键还是得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只有生产力提高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财富多了底层人民才能分得一杯羹。
所以,不用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底层人民失去工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次科学进步都能造福底层人民的。
从杜甫的生平遭遇中,我们也学习到他乐观豁达的心态。虽然为战乱所害,骨肉分离、漂泊他乡。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一直在探索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方式和方法。
回首杜甫这一生,发现和我们普通大众的又是那么像。年轻时充满理想抱负,在社会上摸爬十几年后,会发现现实和自己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
虽然一直在努力,也没有达到曾经想达到的状态。时间旧了,渐渐会生出挫败感。此时再回头读一读上学时学过的诗词,发现李白离我们确实比较远,杜甫的人生才是人生的常态。
虽历经磨难,但始终不渝,还是要继续奋发图强,永远不要放弃。
好,谢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