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滇中普罗旺斯,它有薰衣草庄园和丑萌的建筑,打卡弥勒东风韵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薰衣草庄园,这里有“奇葩造型的丑萌建筑”,这里还有葡萄酒庄园和湖滨湿地,它就是“滇中普罗旺斯”,弥勒东风韵小镇。

这个地方非常低调,我也是听当地的同事推荐才知道的,但说心里话,的确是个惊喜,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爆红,幸亏我来的早。记得西塘还没爆红之前我就去过,那时候还是一个安静的古镇,也不要门票,5元钱就能吃饱,可惜爆红后迅速商业化了;

得,不扯闲篇了,从弥勒人工湖开车到东风韵不远,如果你住在弥勒市里的话,也就不用太着急了。我身后那个就是东风韵的大门,是不是很有特色?我第一眼看到还以为是伊斯兰特色呢,进去逛完了才明白为什么这么设计,暂且按下不表,往后看就知道了。对了,顺便说一句,东风韵是免费的;

我差不多是上午10点左右到的,不算太晚,但大爷大妈们已经浩浩荡荡的入场了,所以,在这里你会看到各色各样的丝巾以及各种妖娆姿势给大妈拍照的大爷们,这现在都成了一景了,哈哈哈!

看下这个导览图就知道了,东风韵其实还没完全建设好,真正能开放的也就右下图个核心景区,不过就这点也已经很惊艳了。不过,景区里的酒店不错,高端大气上档次,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全法兰西风格,价格当然不菲,不差钱的,强烈推荐啊!

看,薰衣草!一大片一大片的薰衣草!

大妈的丝巾!不过倒也挺应景的;

薰衣草,可我网上查了一下,它学名叫马鞭草,这个名字,太伤风景了,管它呢,反正我就叫它薰衣草,爱咋咋地;

不管什么花什么草,只要成规模了,都是蔚为壮观的;

花丛里有一小小的铁轨,每一根枕木上都用各种语言写上了“我爱你”这三个字,倒也挺应景;

一直觉得单反太沉,寻寻觅觅的想找一台设备替换掉单反,微单不说了,装上镜头跟单反有啥区别,单反挂饼干头也不见得比微单大到哪里去,所以说,买微单是为了小巧纯粹是一个伪命题。现在用的GoPro,自拍是方便了,但大家看这成像效果,跟闹着玩似的。跟单反的成像效果差着好几个档次;

太美了,拍不够啊!之前挑照片的时候,可把我为难死了,哪一张都不舍得删;

紫色、红色、黄色、绿色,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园世界;

女孩子们只恨少带了几套衣服,各种拍;

美!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出的美;

从高处眺望薰衣草花海,可惜镜头不是广角的,没能体现出那种大气磅礴的美,略显遗憾;

湖畔、树林加上紫色的薰衣草,美不胜收!

一边是紫色,一边是绿色,这个撞色撞得我眼前一亮!

离开薰衣草花田,出发往艺术核心区,差不多有3公里吧,其实在薰衣草花田游客服务区后有条小路直通艺术区,我不知道,愣是沿着游览车道绕了三公里徒步过去,不过也好,这一路景色很美,值得走走;

买杯冰激凌休息一下吧,逛了一上午了。来看看我的摄影装备,尼康D750单反和GoPro运动相机。说下尼康D750单反吧,个人觉得,这个单反是性价比最高的,全画幅里的中端相机,即不至于有入门级的缺憾,又不至于像D850那么的沉,我觉得是在专业与实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如果你只是想拍一些好照片,又不是啥摄影师,D750就非常适合你。镜头,我配的是28~300的镜头,也就是所谓的一镜走天下,画质一般吧,特别是远焦端,只能说够看。其实我也配了几个镜头,但最后还是一直用的它,毕竟换镜头太麻烦了,环境不好的还容易进灰。再说说GoPro运动相机吧,画质,看我的自拍就知道了,实在不咋地,甚至还不如手机,最大的优点就是拍视频能力和小巧和三防,水下拍摄没压力,遇到大雨天气也不影响拍摄,如果你要拍视频的,推荐,拍照还是算了吧;

这个艺术核心区,其实就是以前的一个老厂房改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红砖,所有的建筑就是用红砖一块一块的砌出来的。像这样用旧厂房改建的,全国不在少数,比如北京的首钢工业艺术园区、798艺术区,成都的东郊艺术区,上海的1933老场坊等等,太多了,但以建筑特色出名的,除了上海的1933老场坊以外就数它了;

还记得开篇时说到的酒店吧?就是它,景色无敌了,但就是价格太贵,1000多一晚,还是疫情期间,反正我是住不起的,也就只能看看了;

好吧,开始逛!据说这是火苗状设计,我怎么看都像是大烟囱,还被誉为“魔幻未来主义的魔幻城堡”“离你内心最近的童话城堡”;

这里的一切都是砖砌的,连花坛也不例外,怎么让我感觉跟乐高有的一拼呢;

砖砌的房子砖砌的墙,砖砌的花坛砖砌的桥,砖砌的椅子砖砌的地,就差人不是砖砌的了,哈哈哈!

自拍自拍!

据说这造型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火文化体现,是火苗状的,但,实在很抱歉,我怎么看都像是保龄球瓶子。保龄球呢,给我一个保龄球,还你一片平地,哈哈哈!

以前的生态农庄,现在高大上了,不是博物馆就是红酒堡,时代的变迁,如大浪淘沙,风卷残云,一去不复返……

当年使用的推土机还在,只是从工具变成了展览品,不知道当年驾驶它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人,如今何在;

这个是拖拉机改装的犁地工具吧?我一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对这个农具还真不是很懂,如果有说错了还请大家见谅啊!

蓝天白云下的红砖加绿植,说不出的和谐与美丽;

和“保龄球瓶子”合个影,哈哈哈!

仔细看,每个“保龄球瓶子”上都开有这样的三角孔,就好像买西瓜看看熟不熟一样,这个孔有啥用呢?百思不得其解;

整个核心艺术区面积不小,我前前后后转了2个多小时,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这得用多少红砖啊!国家为了保护土地,很多年以前就不允许挖土烧砖了,红砖在很多地方几乎都已经绝迹,没想到这里还有如此大面积的红砖建筑;

紫色的三角梅、绿叶配红砖,怎么看怎么养眼;

这就不像“保龄球瓶子”了,这怎么看怎么像大烟囱,其实里面是红酒酒堡;

再来看看“保龄球瓶子”的背后,那个网红雕塑,就没有空的时候,不断有人拍照,我等了10多分钟也没轮到我自拍一个,只能放弃;

跟它比,我这个1米88的大个子,显得好渺小……

里面就跟迷宫一样,这边进去,转几个弯,突然又从那边出来了,有意思!

从艺术核心区转到薰衣草园区的路上,除了“保龄球瓶子”和“大烟囱”以外,又看到了另一个样子的红砖建筑,我暂且叫它为“调料瓶”吧,嘿嘿嘿!

好了,该离开啦!最后来个自拍吧,如此规模宏大的纯红砖建筑,真的是第一次见到,不愧为滇中的“普罗旺斯”!

跟着秋哥的镜头逛东风韵吧
写在最后:
去过太多的特色小镇了,特色太多了也就没有特色了。但是东风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来建筑有特色,一水的红砖砌成,红砖不稀奇,但全是红砖那就震撼了;二来漫山遍野的薰衣草花田,沁人心脾;三来浓厚的艺术氛围,葡萄酒庄园、艺术家庄园、玫瑰庄园坐落其中。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气息,都是极具特色的,所以,如果你来弥勒,强烈建议您来东风韵转转,我想,您肯定会喜欢上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