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為什麼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愛爭論
今天給大家解讀國產神劇《天道》的原著小說—— 《遙遠的救世主》。
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
根據這本書改編的電視劇豆瓣評分9.2分,上映時在全國掀起了極大反響。
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的思想更上一個境界。
《天道》中有這麼一段劇情,丁元英去早攤點吃餛飩,點餐的時候已經把錢支付了。
但是當他吃完餛飩離開的時候,老闆娘急忙攔住說:
你還沒給錢呢!
丁元英先是一愣,兩人目光對視2秒,二話不說從兜里掏出錢,支付之後,洋洋灑灑穿著拖鞋回去了,沒有一句辯解。
後來跟丁元英一起點餐的片警說:
我剛來的時候,看到人家已經給了錢,你怎麼還找人要錢呢?
老闆娘尷尬地笑了笑說忘了。
很多人問:丁元英為什麼不辯解,自己明明給了錢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探討的問題:為什麼越是層次高的人,越不愛爭論。
不屑於爭論,因為不值得
從丁元英愣了一下看了老闆娘2秒,已經說明他記得早就給了餛飩錢,如果再給就是給了兩次。
他之所以寧願支付兩次餛飩錢,也不願意去爭論,因為他不屑於跟小商販去爭論。
丁元英前妻怎麼評價他:
他永遠都不會跟你吵架,他的每一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於跟你講道理。
說白了,是他不屑於去爭吵,如果你看到他跟你爭論,說明他瞧得起你,把你當做同一思想層次的人。
比如,丁元英跟韓楚風敞開心扉談傳統文化,跟禪師滔滔不絕論殺富濟貧,那是因為他覺得這些人值得他去辯論自己的想法。
他不屑於去跟小商販爭論,因為他覺得那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他寧願多花一碗餛飩錢,騰出時間清清淨淨聽音樂,也不願為了一碗餛飩錢,浪費時間跟小商販去爭論。
對於高層次的人來說,時間和耳根清淨最重要。
高層次的人更容易看清本質,夏蟲不語冰
王廟村扶貧是馮世傑、葉曉明和劉冰三人組團,想要高人丁元英幫忙扶貧的。
當三人入股開了格律詩公司,進入創業致富之路的時候,面對格律詩跟樂聖的官司,三人火速退股,把爛攤子扔給了歐陽雪。
馮世傑表示歉意跟丁元英打了招呼,葉曉明怒氣沖沖說自己沒有見識。
劉冰壓根不出面,是他們要求脫貧,又是他們臨陣脫逃推卸責任,換成其他人早就暴跳如雷了。
但是丁元英跟他們沒有任何爭論,更沒有氣憤的表現。
為什麼?
因為他在策劃這件事之前,早就看清了扶貧的本質。
扶貧的本質在於認知的覺醒,在於扒掉“等靠要”的思想。
“等靠要”是弱者的生存觀念,即凡事靠別人,自己不主動去爭取。
丁元英早就看清了貧窮的本質,但是他們三個人根本看不清。
我打一個比方,一個站在山頂看清事物本質的人,跟一個在山腳下的人說我看到了什麼,他們信嗎?
肯定不會信。
同樣丁元英如果跟他們解釋爭論說:就是你們這樣“等靠要”的思想,所以你們才貧窮。
馮世傑、葉曉明、劉冰會信嗎?肯定不會信。
所以,他之所以不去爭論,不去辯論,那是因為他知道低層次的人看不清事物本質,你即便告訴他們事物本質,也是對牛彈琴。
這就是《道德經》裡的一句話: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聞道。
高層次的人,人生境界普通人無法理解
芮曉丹的死,讓很多人怨恨丁元英,尤其是芮曉丹的父母。
他們覺得是丁元英不阻止芮曉丹執行危險的任務,這是最大的罪過,更不配當芮曉丹的伴侶。
為此,芮曉丹的父親不讓任何人告訴丁元英,芮曉丹的墓地地址。
為什麼丁元英自始至終沒有爭論?
因為丁元英知道除了他自己,沒有第二個人了解芮曉丹。
但凡有了解芮曉丹的人,他們就不會質問丁元英為什麼不去阻止了。
我們提到一個關鍵點,丁元英難道真的不在乎芮曉丹嗎?
聽到芮曉丹犧牲的消息後,丁元英直接吐血。
一個人最大的傷心不是痛哭流涕,而是欲哭無淚,一股悲傷之情如巨石之重,才能讓他從胸口噴出一口血來。
芮曉丹在一次執行任務中,犯罪分子槍對著她的腦門,因為是臭蛋,才讓她免遭一死。
從那一次後,丁元英就開啟了說服芮曉丹放棄警察這個職業的模式了。
丁元英使出渾身解數,有理有據分析:
只要你是警察,你就沒有避險的權利。
國家不缺一個遲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會應該多一個有非常作為的人才。
他潛移默化啟發芮曉丹走向文壇,讓她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放棄警察這個職業。
丁元英背後做了這麼多讓芮曉丹放棄危險職業的事情,但是無人知曉。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境界
他寧願背負罵名,也要幫助王廟村扶貧。
不是因為丁元英有多麼高的覺悟,而在於他對芮曉丹的愛。
是芮曉丹想要一個神話,所以丁元英才在王廟村寫下了一個神話。
在丁元英的眼裡他對芮曉丹的愛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不需要證明。
只要以世俗的視角去證明,那就玷污了他們之間的愛。
話說回來,他為什麼沒有去阻止芮曉丹?
丁元英之前因為讓芮曉丹放棄警察這個職業,已經跟她做了幾次的爭論,但是仍然無法改變芮曉丹的想法。
因為芮曉丹熱愛警察這個職業,她能在這個職業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後一次通話,芮曉丹只是道別。
她的警察身份,讓丁元英沒有辦法再去阻止,而並非他不想阻止。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靠名利,體現自己的價值;
有些靠權力,體現自己的價值;
有些人靠為家庭的付出,體現自己的價值;
有些人靠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境界。
所謂的高層次的人,並非名利地位高人一等,而是一種人生的覺悟和境界。
而芮曉丹就是一種大愛的化身,她想為民除害,她想為王廟村扶貧,處處體現出她大愛的精神。
這種人生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就是丁元英不想去爭論,去解釋的第三種原因。
馮侖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為什麼你永遠爭論不過一個潑婦?因為潑婦沒有底線。”
當你有一天慢慢變得不想去解釋,不想處處去爭論的時候,恭喜你,代表你的層次越來越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