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开的废话桶4 | 读研是一种具体的孤独

2023-02-05 00:32 作者:小谢同学爱运动  | 我要投稿

我经常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是放大的,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读研,我的快乐是别人的十倍,那我的悲伤就也会是别人的十倍。最近回京,又陷入了科研的悲伤之中,然后刷到一篇小红书博主说她写论文期间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具体的孤独。我真的狠狠地共情,终于找到了描述我读研以来的词,那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孤独。 就是那种每次跟家里人打电话,他们在那边问我按时吃饭睡觉了吗,我都会跟他们说:三顿都吃了,每天睡得可好了。电话挂掉之后,长叹气。其实饭不喜欢吃,觉有时候也不想睡。 就是那种大过年的时候,年夜饭饭桌前,大家有说有笑,我也有说有笑,但是在有说有笑的同时,谁也不知道我脑子里可能也在想这个年之后,我又要回去搞科研了啊,到时候应该检查检查算例,把论文怎么怎么写。 就是那种家里人在外面咔咔大笑,锅碗瓢盆,破口大骂,而我一个人回到我的电脑前,我在前面绞尽脑汁,外面的一切是陌生的,此刻这个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 就是那种出门玩个一天,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害怕担心,我是不是会被学习之神嫌弃,会不会没法毕业,回到宿舍会自责,有时候宁愿在工位前开着电脑屏幕然后一直玩手机。 就是那种,自己的课题只有自己懂,跟谁说也没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都研究生了,家里人还是会问我,明天要上课吗?一开始我还解释,后来就说嗯对,每天都要上课啊。 其实,对于一个感性的人来说,或许读研是一瓶毒药,一瓶迷幻药一样的毒药。最近在看三体,我觉得我特别能理解汪淼,对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做研究应该是一个建立自己信仰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虽然需要借助前人的研究反复推导,不断试错,但最终还是希望能在科研的星球上尝试埋下属于自己的一颗种子。但短短两年,我意识到这条路的艰苦和功利,这种感觉于我,就像“三体人说物理学不存在”于汪淼。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大史的时候,是那么的喜欢他,他的通透在点醒着汪淼,也在点醒着我。我和汪淼一样,需要一个这样理性无畏和通透的大史,我爱大史! 我当然永远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说起交叉学科的重要性,我内心的澎湃;第一次在国际大会上看到研究者们之间的思想碰撞,而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屁孩;第一次在自学下,跑通第一个程序的快乐,虽然结果是错误的;第一次产生浓烈地继续读博的想法,甚至雅思都考了,学校都在联系了...... 那些瞬间我是快乐的,无限的快乐的,我知道,我深深地知道。就像从小我就喜欢学习新知识,比如推导数学题,推导成功的快乐那当然是无与伦比的。我当然幻想过我会一直在科研的路上走到头,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哪怕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的学生。 但,终于有一天,当现实问题和科研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可能就到此为止了,我突然感受不到那种快乐了,科研远远不是我想的那么单纯。我意识到我需要的,是和自己的一场和解。 后来自己和自己打了好久的架,终于有一天我跟我爸说:我不想读了,我突然觉得我长大了,不是一个小孩了,我不觉得读博对目前的我是有意义的了(说着说着哭得好大声)我好像只是有点接受不了自己要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这件事而已。 仅此而已吧,那一刻我其实已经和自己和解了,和所有科研的孤独和痛苦告别了,和我曾经有过的科研梦告别了,但以后我的承痛系数又会提高一点。 后来伴随而来的孤独其实还有,逐渐意识到所有人都在走向完全不一样的道路,那是小时候从来不会想到的。哪怕现在在同一个专业读着同样的书的两个人,将来可能会去往地球的两个相对的端点发展。“Kids grow up and grown-ups grow apart.” 我明白,我是自己,各种意义的自己,他们是他们,各种样子的他们。永远不要用自己和别人做对比,其实做出什么选择都会有遗憾。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唏嘘,没有一个永远的办法在想见到对方的时候马上见到了吗? 今天晚上我在从所里走回宿舍的路上,路上寥寥几人,我想起很多分道扬镳的人和事,很多此生再也没有机会的人和事,突然异常地害怕,害怕以后更多的离开和分别,觉得天地间自己居然如此的孤独。但是左边的月亮一直跟着我诶,对啊,月亮,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它不会,它永远不会离开我,它会一直陪着我。然后,太阳也会升起,它也会陪着我。亘古不改!然后就是一路异常的快乐。(我的感性也是一种毒药,我知道哈哈哈) 无所谓,反正我就当一只无忧无虑的火鸡。

开开的废话桶4 | 读研是一种具体的孤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