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赛马翻新座椅、换车机、改室内灯

前言
这台哈飞赛马1.3手动挡,02年12月出厂,是我第一辆汽车,伴随我创业一直到现在,也是名下唯一一辆汽车,现在累计里程已经47.5万公里了。这篇文章是2014年10月30日,翻新座椅皮套、更换车机和改LED阅读灯灯的过程。
换皮套
赛马原厂配的是织物座椅套,当时是充当业务用车。业务佬全都是烟鬼,另一台业务车的织物座椅不到一个月就腌入味了,永远一股烟味。
所以提车就做了皮椅套,用了12年后已经斑驳破损。到快捷汽配城选了一家门面大的,花了1800更新了超纤皮椅套,材料还可以,手工不是太满意,主要是头枕有点松垮,没有完全包紧。

早期的赛马,后排座椅两边没有小耳朵。可贵的是座椅的填充海绵质量很好,折腾了12年,拉人拉货,没有任何塌陷变形。

原来方向盘包胶也是伤痕累累,加了100元,包了超纤方向盘套。

一个方向盘包了一个多小时,手工比座椅套好多了,非常贴合,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原厂的。

挡杆也换了同色皮套。

换车机
2012年11月初,顺德车友小龙换车机,把原来的先锋送给我,刚好赛马右前门的原厂喇叭不久前烧了,顺手换了4个银笛的6.5寸二分频喇叭。

先锋的尾插跟赛马原配的车机不一样,改尾插是必修课。

原理图如下,维修手册跟车上实际电线颜色对不上,图上注明了实物线色,右后喇叭是我换喇叭的时候正负极性反接了,原车没错。

改车内LED
原车的车厢前后照明灯十分昏暗,在淘宝购买成品的白光LED灯。

实测照度30lux,比原来高了一倍,但照明效果令人很不舒适。

根据照度-色温曲线,照度30lux左右色温6500K,处于阴晦区。当时淘宝没有低色温的LED阅读灯,还是自己改成高亮度3200K色温LED吧。

原车厢后照明灯位置加散热座。

散热座上面再加了一条铝合金散热桥,增加散热能力,以便自驾游的时候能长时间连续点亮。

上面的3个圆点是1W的4000K暖白光LED。 装上顶棚,尚未装灯罩之前,是这个样子。

前阅读灯距离车顶钢板太远,无法安装导热桥,加了散热片,安装了4个1WLED。

左右两个阅读灯灯罩上有菲涅尔透镜,灯光能集中投射在司机阅读地图的位置上, LED灯珠就装在菲涅尔透镜的焦点处,原来灯泡的位置。

改仪表背光
顺便改了仪表的背光,原车的背光用小灯泡,仪表盘灯光明显发黄。背光用了16个4000K暖白LED。

老赛马的仪表面板为了提高的灯泡光源的色温,好让仪表光看上去不那么黄,仪表面板加了一层浅蓝色滤光膜,所以不能用5500K的正白光LED。经过测试,4000K的暖白LED透过滤光膜后,刚好是5500K的正白光。

另外为了迁就灯泡的点状光源,面板的透光率也是不均匀的,靠近灯泡的地方透光率低,LED的光输出特性跟灯泡不一样,必须纯手工一点一点调整均匀度。

最后效果还不错,但里程显示液晶板上没有加蓝色滤光膜,所以呈现的是4000K的偏黄光色。

空调控制面板也改了LED背光,但这里也没有蓝色滤光膜,所以用的是5500K的正白光LED,与仪表盘上的背光视觉效果相一致。

改LED前照灯
最后还考虑过改LED前照灯,也换过淘宝的LED前照灯泡,比卤素灯泡还暗得多,原因还是散热问题。
也想过自己DIY,查了H4远近一体灯泡的光通量是1650/1000流明±15%(GB4599规定远光配光光通量是1250流明,近光是750流明)。而飞利浦的35W氙气灯最高3500流明。
H4的近光灯丝有8mm长,远光灯丝5mm长,这样可以考虑分别用2个CREE的XHP50的LED灯芯替代远近光灯丝,可以输出高达5092流明,4个LED同时工作可以输出高达12000流明,简直是无敌。
简单计算一下,需要把LED焊接在铜管上,用水冷散热。每颗19W输入功率的XHP50,热阻1.2℃/W,温升22.8℃;焊接面积3×5mm,铅锡合金导热系数大概50W/℃·m,厚度约0.3mm,温升7.6℃;铜管外径10mm壁厚2mm,压扁管腔2mm,导热系数400W/℃·m,温升20℃;循环水对流换热系数5000W/㎡·℃,温差20℃;则XHP50结温相对水温的温升是70.4℃。
或者使用一个MTG, f分档,85℃,3000k,1200lm的亮度 3400mA,21W;
又或者2个XML,T3分档,2800mA,2×9.24W。
但是DIY的难度实在不小,所以就2012年当时来说,对比氙灯,LED前照灯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可惜当年佛山地区完全禁止改氙灯,所以改前照灯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有机会我会多分享长途自驾游的乐趣,和车辆改装维保的有趣故事。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