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战报: 波兰战役最大难度 1939 战前报告
设置:AI使用历史国策,最大难度,1939年8月14日剧本,德三。
暂时还没有进行扩军、装备更新或重新编制。
本篇文章为介绍战前干货,作战信息,作战计划。注意不要与真实历史混淆。

各类师团编制情况:
国防军I型步兵师:9600人
9个步兵营、1个火炮支援连、1个工兵连
满编:12门火炮,910步兵装备和30支援装备
国防军II型步兵师:9000人
9个步兵营,
满编:900套步兵装备
轻装甲师:6400人
4个轻装甲营、3个摩托化步兵营、1个摩托化侦察连、1个工兵连,
满编:350套步兵装备,40支援装备、170摩托化装备、240辆轻型坦克
骑兵侦查旅:3000人
3个骑兵营,一个骑兵侦察分队,
满编:400步兵装备、10支援装备
摩托化步兵师:11900人
9个摩托化营、1个摩托化侦察连、1个火炮支援连、1个工兵连,12门火炮、950套步兵装备、470套摩托化装备、40套支援装备
党卫军旗队:3900人
3个摩托化营、1个火炮支援连,
满编:12门火炮,300套步兵装备、150套摩托化装备
轻型师:6100人
1个轻装甲营、4个摩托化营、1个摩托化侦察连、1个工兵连,
满编450套步兵装备、220套摩托化装备、40套支援装备、60辆轻型坦克
国防军山地师:9300人
9个山地营、1个工兵连,1000套步兵装备、30套支援装备
伞兵师:5000人
5个伞兵营,满编650套步兵装备

波兰战役(战前报告)
宣战时间:1939年9月1日01:00
投入部队:75个师,4个集团军,约66.3万人,约510门火炮,1900余辆坦克(均为II号),1482架作战飞机
司令官:龙德施泰特
各下辖部队分布情况:

第1集团军(东普鲁士) 指挥官:冯·克鲁格

共7个I型步兵师,4个II型步兵师,1个骑兵侦察旅和1个轻装甲师,共13个师,11.2万人。
自西向东为:
东普鲁士骑兵侦察旅
罗岑要塞师
第217师和柯尼斯堡要塞师
第1和第12步兵师
第61步兵师和东普鲁士装甲师
第11步兵师和边境防卫指挥第15师
第21步兵师和第228步兵师
但泽边境防卫指挥师
配属空军部队:
2个轰炸机联队、1个近距离支援机联队、1个重型战斗机联队、1个战斗机联队,共354架作战飞机
作战当面敌军:
15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师、1个山地师、4个骑兵师,共计21个师

第2集团军(但泽-布雷斯劳) 指挥官:迪特里希

共12个I型步兵师、5个II型步兵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山地师、1个伞兵师和2个轻装甲师。共24个师,22万人。
自但泽正面向南为:
边境防卫指挥第1师和206步兵师
第23步兵师和第208步兵师
第3装甲师,第2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
第10装甲师和第3、第32步兵师
第50步兵师和第207步兵师
第218步兵师和边境防卫指挥第2、12师
边境防卫指挥第13师
边境防卫指挥第14师和第56、57步兵师
第30步兵师和第1、2山地师
除此之外,第73师在斯德丁驻守,伞兵师在柏林待命
空军配属:
1个战术轰炸机联队、1个近距离支援机联队、1个战斗机联队、1个重型战斗机联队
共354架作战飞机
当面敌军:
4个骑兵师,7个步兵师,计11个师(其中两个骑兵师的正面是第2集团军右翼和第3集团军左翼作战部队共同驻守)

第3集团军(布雷斯劳-格莱维茨) 指挥官:豪塞尔

包括9个国防军I型步兵师、1个党卫军旗队、3个轻型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轻装甲师,共16个师,13.8万人
自北向南为:
第24、27步兵师
第68、10、17步兵师和党卫军警卫旗队
第1、3轻型师
第4、46步兵师,第2轻型师
第13、29摩托化师
第1装甲师,第14、31步兵师
空军配属:
1个战术轰炸机联队、1个战斗机联队和1个重型战斗机联队,共246架作战飞机.
当面敌军:
4个骑兵师,9个步兵师,计13个师(其中北线有2个骑兵师正面和第2集团军共同防御,南线有3个步兵师正面和第4集团军共同防御)

第4集团军(格莱维茨-西里西亚) 指挥官:冯·里布

包括14个I型步兵师、2个II型步兵师、3个轻装甲师、1个党卫军旗队、1个山地师、1个轻型师。共22个师,19万人。(另外4个斯洛伐克师也在统一战线,但不计入)
自西向东分别为:
党卫军“日耳曼尼亚”旗队、第7、8、28、44、45步兵师和第5装甲师
第252、257、258步兵师和第4装甲师
第18、19步兵师
第239步兵师和边境防卫指挥第3师
第213步兵师和221步兵师
第62步兵师(另有一个斯洛伐克师)
第3山地师
边境防卫指挥第30师(另有一个斯洛伐克师)
第2装甲师和第4轻型师(另有一个斯洛伐克师)
极右翼还有一个斯洛伐克师(斯洛伐克师不属于我方指挥且不计入编制)
空军配属:
2个战术轰炸机联队、1个近距离支援机联队、1个战斗机联队和1个重型战斗机联队,共538架作战飞机。
当面敌军:
13个步兵师,4个山地师,1个摩托化师,1个装甲师,共计19个师。(3个师正面位于第三集团军右翼,和我军左翼共同驻守)

德军方面:
73个师(52个步兵师[41个I型步兵师,11个II型步兵师]、1个骑兵旅、11个装甲师或半装甲师[7个轻装甲师,4个轻型师]、3个山地师、4个摩托化师和2支党卫军旗队)
备注:一线作战部队,3个山地师和2个步兵师是在8月底自柏林和德累斯顿防卫部队中抽出增援的,全部配属于第2集团军。南线将喀尔巴阡山脉西南侧第4集团军7个师的预备队推上一线,配属第4集团军不变,区别是将第3集团军的防区向北压缩了一段)
装备情况:
总体而言,整个波兰前线的部队步兵装备缺额3000套以上,支援装备20套以上,火炮60门以上,轻型坦克5辆以上。大体上在这次战役中,德军的装备配备为510余门火炮,1900余辆坦克(基本全部为II号坦克),1482架作战飞机,但人员无一欠缺。
预计意大利会派出部队,具体数量不明(战后证实派遣部队为2个山地师和1个步兵师,大约在9月中旬参战)。
预计斯洛伐克将派出部队,具体数量不明(战后证实为1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装甲师未参战,3个步兵师均不同程度投入了战斗)。
预计苏联不会参战。(事实证明的确没参战)
波兰方面:
一线63个师,二线及其后不明,包括1个装甲师,9个骑兵师、2个摩托化师、5个山地师和46个步兵师。大部分基本满编,不多于10个师装备不齐,某几个师装备基本低于35%。空军与装甲部队、火炮部队具体实力不明。
关于波兰二线部队的补充报告:
由于苏联没有参战,波兰在战斗后期开始将东线驻防部队投入作战,其中可以知晓的包括比亚韦斯托克以东至少投入了2-3个师,利沃夫方向投入了2-3个师。

作战计划(战前准备的,可能与实际操作情况不符)
北线:
第1集团军在东线采取防御措施,西线主力部队向普沃茨克、谢德尔采、华沙三个方向发起突击,其中,向普沃茨克的攻击力求和第2集团军合围作战地域以西的波军。尔后推进到布列斯特-比亚韦斯托克-苏瓦乌基一线。
第2集团军在北线突击但泽,南线协同第3集团军一部穿插并合围波兹南周边波军,并与第1集团军封锁维斯瓦河波军东退的道路。装甲部队将沿维斯瓦河一线向东,突击罗兹、华沙。
作战部队其后将向布列斯特-卢布林一线推进。

南线:
第3集团军需自奥波莱正面撕破波军防线,突击罗兹、华沙,迂回拉多姆和凯尔采。南线则进行攻坚,力求同北线部队将波军合围并歼灭于卡托维兹-克拉科夫一带。最终停止线为拉多姆-凯尔采。装甲部队视情况可协同第4集团军继续东进,推进到卢布林-利沃夫一线。
第4集团军主要任务为突破山地防线,攻占塔尔努夫等地,协同第三集团军合围西南部的波军,并需在打开山脉防线后向东继续突击。目标为卢布林-利沃夫一线。

战役预计结束时间:9月30日,不晚于10月2日
战役预计伤亡:50000人以内
战役预计战果:歼灭波兰至少10个师,并推进到波兰东部,波兰直接伤亡至少大于18万人。
战役执行人: nightmirr

战斗结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