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说」《巴黎圣母院》阅后随感

2022-11-30 22:16 作者:吴与伦_笔  | 我要投稿

2022.11.30 午夜 《巴黎圣母院》阅毕 久久不能平静

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这是真正会震撼人心的。

书中用四份爱情撕碎了象征善良美好与爱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落魄的剧作家甘果瓦一厢情愿的背叛之爱;骑兵队长弗比斯基于肉体的欲望之爱;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不惜一切的扭曲之爱;以及敲钟人伽西莫多单方面奉献的卑贱之爱。其中没有一种是,至少说完全是真正的爱情。

「路易十一陛下还欠着我的稿费呢」在塑造甘果瓦这个堕落中的知识分子时,雨果使用的小人物笔法是很巧妙的:这是一个不受人理解,贪生怕死的小知识分子,最后只得与乞丐地痞为伍。他却也不因此为耻,毕竟在街头表演滑稽把戏比为贵族写贺婚诗赚钱多多了。他是一个受拉扯的人:差点被异教徒绞死才意外与爱斯梅拉达结缘;又不明不白地与副主教一起将少女“救”出圣母院,背叛了自己的恩人。

「美只爱美」骑兵队长弗比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渣男”。他与少女的爱只建立于肉体的欲望上,爱斯梅拉达受难时却早已将自己置身事外与新欢一同唏嘘。但可悲的是,他也是少女唯一爱着的人(尽管这种爱是幼稚的)。她甚至愿意为了能见他一面冒着被绞死的风险暴露自己的藏身之处,却不愿意给全身心奉献给她的伽西莫多除了夹杂着厌恶的怜悯之外的其他情感。

「在绞刑架和我之间,你选一个!」尽管我憎恶他,但无可否认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是书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我的憎恶也恰恰体现了其成功)。他是多面的:他本是禁欲的,理性的甚至宽容的教士阶层。但与爱斯梅拉达的邂逅将其一切信仰化为了齑粉,他牺牲了自己热爱的宗教科学;自己引以为傲的社会地位,甚至变相献祭了自己弟弟的生命——虽然这并不由他支配。他变成了兽,变成了尾随少女的恶狼,最后只得不择手段地“得不到就毁掉”亲眼看着自己所爱之人走上绞刑架。这是他的只属于他的可怜又可恨的爱情。

「我的不幸正因我还是过分的像人」伽西莫多是一个艺术形象,在他身上,雨果将其对比的功力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外貌比不上弗比斯俊美;他的地位比不上副主教高贵。他从世人那里学到的只有恶意,因而也只将自己的温柔留给副主教与少女。但我也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爱:对于副主教,他更像是一种狗对于主人的顺从——他似乎也只学会了这一种示人善意的方式。对少女如此顺从的还有一个角色:少女的山羊,然而它却能得到爱抚亲吻作为回报;敲钟人得到的却只是夹杂着厌恶的怜悯——于是便有了本段开头的那句话。

值得分析的还很多:15,16世纪法国阶级对立孕育的革命火种;对于宗教过分禁欲禁锢人心的批判;以及那个聋人法官代表的对于司法机关的讽刺……

在美与丑,善与恶,高贵与下贱的界限上矗立着两座建筑,巴黎圣母院与巴士底狱,一座用作保护;一座用作禁锢。

而他们之间,是一座突兀的绞刑架。


「小说」《巴黎圣母院》阅后随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