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
西方国家经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场较为著名的经济危机,第一场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场经济危机是1997年索罗斯做空泰铢引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第三场经济危机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高中课本必修一第九页谈到了第一和第三场经济危机,关于第三场经济危机,课本仅简单科普,但关于这场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有许多值得探究的知识,目前市场上也有众多科普类电影,例如:the big short——《大空头》。
第一场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市场的晴雨表,经济危机之下各大股票指数势必持续走低。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股市一片繁荣。此时企业盲目扩张生产,导致商品过剩,而劳动者没有能力购买那么多东西。股票市场是由一个个上市公司组成的,当时很多能看清市场局势的人,都把这些公司的股票卖出去,最终导致了大家都在卖股票,没人购买股票。而上市公司之所以需要在股票市场上市,正是需要从股市筹集生产资金,这些资金就是来自于股民购买股票的钱,但经济危机爆发时,大家都在抛售股票,于是企业没有股市资金输入,自身又因为盲目扩张生产导致大量的钱无法收回,于是导致钱不够了,所以破产,此时大批工人失业。
第二场经济危机,是索罗斯做空泰铢,引发东南亚股市大崩盘。但是索罗斯后来在98年试图以同样的手段冲击香港市场,却失败了。
第三场经济危机是美国的08年次贷危机。当时美国人民买房都是依靠向银行贷款,而银行为了迎合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需求,不管贷款人是否有能力还钱,都提供贷款。当时银行认定了房价会持续上涨,所以如果贷款人还不了钱,大不了把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就可以收回贷款。可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市场大量出现房价利空消息,结果房价下跌了,这时候银行即使再收回房子,也无法收回跟一开始一样的钱。所以很多银行由于收不回钱,导致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