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束复原】法门寺地宫出土服饰复原,晚唐时期宫廷便装
【装束复原】法门寺地宫出土服饰复原,晚唐时期宫廷便装

据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随真身衣物账》记载,法门寺地宫中的珍宝,为武则天、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等诸头等皇室戚贵,内臣僧官等供奉给真身的金银宝器、衫、袍等各类衣裳。其中包含了七百余件丝绸服饰,并多以箱箧盛放。其种类包括绫、罗、纱、绢等,装饰手法以刺绣、印花和织造等为主,从织物的品类来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服饰材质几乎涵盖了同时期出土丝织物的所有品种,可谓是一座丝绸艺术的宝库。

本组装束即出自法门寺地宫出土T68号包裹当中的服装样式,并参考了同时代图像资料进行复原,其头梳环髻,或插花钗、或戴莲华冠,上身外罩披衫、搭帔子、内着衫裙,裙头以织金为之,反映了晚唐时代后宫女子的流行风尚,颇具雍容华贵、富丽典雅的皇家气派。

法门寺出土的晚唐服饰中,表现出不少独有的时代特征,比如裙头的装饰,披衫的结构等,尤其是织金锦、蹙金绣衣物工艺的精湛,代表了晚唐宫廷丝织的最高水平,而这批衣物又系皇室贵胄的供奉品,反映了晚唐时代贵族的审美情趣,并为我们探讨彼时服饰制度的演变,溯源五代、宋流行风尚的研究提供了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