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被骗了:美国给自己对俄制裁政策“开后门”

文/刺客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不但是西方对俄制裁的倡导者,同时还是“监督者’。在国际盟友和伙伴中,谁要是不愿意执行对俄制裁令,美国就火力全开对其进行施压。原本四分五裂的西方世界,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却罕见“团结一致”,甚至宁愿让自己挨饿受冻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俄制裁规则。
照我说的做,但不要按我做的做。美国在对俄制裁方面对盟友发号施令,但不断给自己对俄制裁政策“开后门”。据《环球时报》27日报道,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对俄施加了多轮制裁。然而,美联社日前揭露称,美国对俄制裁7个多月来,俄罗斯的木材、金属和橡胶等商品,仍在源源不断地运抵美国。
根据美联社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半年多来,在西方对俄实施严厉制裁的背景下,仍有超过3600船的俄罗斯商品被运到美国,月均价值超过10亿美元。另据美媒的披露,美国3月份宣布全面禁止进口俄石油,然而却给自己的企业留下“缓冲期”。所以,来自俄罗斯的油轮一直没有停止过向美国运送石油。另外,美国政府不久前还宣布,允许俄罗斯的化肥、粮食等商品继续销往美国。
这就形成一幅极具讽刺意味的图画:美国一面叫嚣通过制裁搞垮俄罗斯经济,让普京没有能力继续“侵略”乌克兰,另一面则又源源不断地给普京送美元,增加俄军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经济资本。显然,这有点像美国挑起了乌克兰战争,然后给俄乌两边都送钱,让他们打得更激烈。
其实,这不是美国决策者想要看到的结果,而是国内糟糕的经济形势,让他们不得不干出这些自相矛盾的事情来。有美国经济学家表示,当前美国通胀率高企,停止进口俄商品会极大地推高美国市场商品价格。美联社则说得更加直白:美国此举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正在不断给对俄制裁规则“放水”。相比之下,欧洲那些傻乎乎的所谓“发达国家”,例如德国和英国,却仍在不折不扣地执行美国所制定的对俄制裁政策。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欧洲的通胀危机不断升级,工人罢工、民众示威抗议如家常便饭。
西方对俄制裁,本身就是一把伤人害己的双刃剑。美联社曾在报道中提及,“西方禁止进口俄罗斯商品,其实相关行业的损失比俄罗斯更大”。所以,一些欧洲城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向对俄制裁说“不”。据海外网报道,荷兰城市海牙日前表示,在努力寻求代替俄罗斯能源未果后,他们将要求获得欧盟对俄制裁的临时豁免。
有消息称,海牙是荷兰多个与俄气签署供应合同的城市之一,也是第一个要求获得欧盟对俄制裁临时豁免的城市。不过,随着俄对欧天然气供应量的减少,加之国际天然气供应紧张等缘故,未来还将会有更多荷兰城市,加入要求对俄制裁豁免的行列。
海牙并非首个要求获得对俄制裁豁免的欧洲城市。在德国,也有多个城市、以及政党领袖和国会议员,近期都要求柏林取消对俄制裁,启动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以缓解该国天然气价格飙升的问题。此前曾被俄罗斯断供的保加利亚,目前也在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希望重新获得俄气供应。
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老大”,却在对俄制裁问题上给自己搞特殊。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欧洲某些国家政府可以对此装聋作哑,但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欧洲城市和民众,自然不愿意吃这种哑巴亏。所以说,随着欧洲民怨不断扩大,各国政府无法承受民怨压力的时候,模仿美国在对俄制裁问题上“留后门”,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显然,尽管西方国家政府在对俄制裁方面仍维持着“团结一致”,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表面现象。在面对严峻的高通胀率危机时,连美国自己都已经破防了,其他西方国家就更不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