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4岁了,喜欢洋娃娃、穿公主裙,我该怎么办?”
家有男娃,今年4岁了。平时是妈妈自己带他,最近发现他比较喜欢穿妈妈的裙子,喜欢洋娃娃,还喜欢扮演公主,这样是正常现象吗?我该怎么引导孩子?

首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4岁左右的小男孩喜欢穿裙子、化妆、扎辫子,跟小女孩喜欢玩赛车一样,都是正常的现象。
一方面,这跟孩子到了审美敏感期有关。
审美敏感期是呈螺旋式发展的。从对吃的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到对所有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再到对自我的形象要求完美,最后上升到对环境、对内在气质、对艺术品质追求完美等。
不管男孩女孩,到了审美敏感期后,对自己接触的事物都会有着“严苛”的要求,这也将影响他未来一生的气质和审美能力。
比如很多成年男性不会搭配和挑选衣服,这就跟幼时的审美观没有建立好有关系。
所以先不要急着用成年人的刻板印象去要求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先耐心观察,然后再加以引导就好。
另一方面,这跟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过程有关系。
尽管大人会根据孩子的性别来教育宝宝,但宝宝自身对性别的认知,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

01.2~3岁:性别意识发展初期
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别,比如能够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也能说出周围其他人(或绘本中人物)的性别。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判断性别的标准,并不是男女的生理差异,而是某些显著的外在特征,如穿裙子的就是女孩,短头发的就是男孩。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穿上裙子就是女生;玩过家家时,女孩可能会一会儿当妈妈,一会儿当爸爸…

02.4~5岁:理解性别恒常性
简单说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确定自己的生理性别一直是男性或是女性。
这跟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有关系,认知能力发展快的孩子更容易理解“性别是一种不可变的特征”这个观点。
当孩子明白了性别不会改变之后,就会在内心对自己提出规则,或者说,规划出一些适合或不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
所以说,在认知能力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小男孩偶尔穿下裙子,不会导致性别认同障碍。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呢?

一.尊重孩子,不强迫和歧视
孩子喜欢穿裙子、爱化妆,这是他对美的初步尝试,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被禁止。
大人可以顺着孩子的思路跟他一起探讨,什么样的裙子好看,哪些颜色搭配起来更合适。也是培养孩子主动思考能力,保持他对生活的好奇心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孩子发现自我
在孩子建立性别意识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你本来就很棒”的观念。
不把孩子跟其他人比较,更不能跟异性小朋友做比较,而是引导孩子发现自身独特的优势。
比如男孩喜欢洋娃娃,你可以说“你很有爱心,将来一定是一个温柔体贴的爸爸”;女孩喜欢玩赛车,你可以说“你十分勇敢坚强,我相信面对任何困难你都不会畏惧”。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把男孩培养成男性,把女孩培养成女性,而是要尊重他们,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进行教育。

三.让男孩多跟爸爸在一起
一般情况下,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后天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以及孩子缺少家长的认可,更容易让孩子出现性别认同障碍。
所以如果你实在担心孩子在性别认同上可能会存在不足,那就要让爸爸发挥起自己的作用来。
让男孩跟爸爸一起玩打闹游戏,不仅能释放他的精力,还能让孩子产生力量感,转移对女性物品爱好的注意力等。
或者让男孩到男孩堆里去玩,男孩的天性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就凑到一起。
还可以让男孩尝试冒险游戏,比如爬山、攀岩、踢球等,这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身体强壮了有力量了,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表现得更加坚韧顽强。
更多培养男孩的注意点,可以进入我的视频号查看。
人生很长,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照他本来的样子快乐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