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和石未生苔
初入学校时遇到了很厚很通的老师,那时的我无法用语言形容他们的博又通,就将他们比做一本书,他们永远给你一种优越感,不是盛气凌人的优越感,而是一种人的自信,不会堕落。他们好像代表一种文化,一种非常厚的文化。跟他们在一起,就觉得人厚实一些,这个厚实,一是他们人格的魅力,一是一种理想信念。每当自己困惑时,逮住机会就溜达到他们面前,他们忙,就在旁边看着,不忙,就听他们聊天,偶尔说说自己遇到的困惑,其实在你未能诉之于口时,他们就已经了然于胸。每次和他们待过一段时间,都有见到雨后彩虹的感觉,说不出的开心。
那我通过这样的途径感受到的喜悦能不能传递给学生呢?能,困难学生,他们很多时候不仅是学习上听不懂,而是一种内心的挣扎,比如遇到了现在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或者是压力过大,导致学习成绩止步不前,学习积极主动性差。我曾无数次和心理老师沟通如何去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但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结果都可想而知,无疾而终。直到一个晚得不能再晚的夜晚,头脑一片混沌时,我与温柔的许老师发生了争执,果然博弈会有更加美好的结果。讲结果之前,先讲个故事,宋徽宗这里绘画有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人们画画各画各的,共同完成一幅画,比如汉代、战国、春秋到更早的青铜器,而一路往下,达到的艺术效果就不如前了,那是因为需要签字画押,知识结构的偏废,会制约想象力;当群体需要独立承担责任时,也会制约想象力,对于需要发挥想象力的活动,我们采取合作模式效果更佳。那如何将这种思想运用到我们的教育当中呢?我无法像男老师一样给予学生一些有魄力的引导。但我们班有很多正能量的男生,请了7个他们宿舍的男生,聚在一起,简单说了一下他的困惑,让他们激励一下他。结果可想而知,那次谈话的效果,比之前的每一次谈话效果都好,他的喜悦,还有他对待学习的态度。都有回升。后来我又将这个方法用在了,我们班另外一个问题更加严重的学生身上,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给我的惊喜,让我觉得当我们势单力薄时,不要忘记,我们身边其实一直有与你同行之人。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都是跑来跑去的,我有一个老朋友骂过我,说我今天这样的能力没有太大的成就,是因为滚动的石头不生苔,生苔可就没有用了,我要磨得光光亮亮的,这样跑起来才会快。
很少有建筑师是在五十岁前成大器的。建筑师似乎比小说家难,小说家可以在三十岁时出很好的作品,一个建筑师没有五十岁是不会成就的,这是很奇怪的。建筑太综合了,靠积累,小说有时会因为特质而爆发出来。小说家要写出红楼梦那样的作品,没有五六十岁也不行,那种广度与深度和建筑是很像的。
我今年29了,我现在就开始着急,盼着五十岁快点来到。我自己知道,五十岁,我这锅汤才算煲透了,做什么都得能出手就是了,人要耐得住,包括年龄。我今年特别高兴,终于认识到了我还有20年的成长时间,五十岁的男人所能展现出来的魅力是非常惊人的,不是一点点的厉害。女人是二十到七十多岁非常好,成熟,默契。与默契的人聊天是可遇不求的享受,不论男女。女人三十岁前可能会漂亮,像玉中的荔枝冻,三十岁后则会美,像羊脂玉。
希望各位,将在这条悠悠大道上找到自己不一样的色彩,也能发现学生身上的色彩。因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将会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