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粹艺术名家——王顺龙

2022-11-09 22:36 作者:夕颜水墨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

王顺龙 1954年4月生,四川德阳人,72年入伍,从戎38年,大校军衔,2010年从部队退休。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省、市展,2019年参加四川省组织的书写经典书法活动,荣获一等奖。现为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军区老干部大学诗书画教研室副主任,四川省老研会西岭书法分院副院长。

图片
图片

王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浸染墨池,潜心磨炼,深悟中国书法的精髓。他博采众长,锐意创新,笔力苍劲,如锥画沙,笔法精准,气势雄浑,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先生的书法作品笔划、结构、造型寻求韵味,耐人品尝,充分展示了书写者的豁达与魅力。通过笔画、结构、章法的多变,强化书法的艺术之美,并且突出了传统与创新、刚与柔、虚与实、快与慢、浓与淡、粗与细、轻与重、大与小、正与斜、疏与密、连与断、拙与巧、霸气与秀气等多种变化,使书法艺术进入更高的境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先生下笔如行云,似流水,神采飞扬,笔锋游动,擒纵驰张,上下左右,点画间,无一处含糊、懈怠,法度尽在他的指腕之间。其书写风格,柔中带刚,变化多姿,传统功力深厚,结体端庄,飘逸清秀,气于贯通,笔墨酣畅淋漓,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发扬古代书法艺术优良传统,可谓称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仔细品味王先生的书法作品,总感觉有一种气息在隐隐涌动,有灵动飘逸,又有苍茫古拙,有天然爽利,又有道劲典雅,既有视觉的冲击,又有心灵的撼动,这正是书法作品的高难之处,也是可贵之处。先生能有如此成就,绝非朝夕之功,几十年临池不辍,更有诗词文章等丰厚学养加持,所以才能入古出新,形成自家面貌。其点划线质犹如万年枯藤,苍劲老辣,入木三分。当面观其作字,更是气定神闲,一笔不苟,不激不厉,不描不画,不添不补,节奏分明,流畅自然,正所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实乃当今实力派书家,吾学书之楷模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徜徉在王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流连于“能随形而绰其态,审势而扬其威,每笔皆成其形,每字各异其体”的艺术享受之中。如读一本沉稳明快和谐厚重的书,那灵活的笔触,律动的线条无不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底蕴,彰显了书画家千锤百炼后高超表现力和艺术素养。


图片
图片


王先生用笔展锋铺毫,笔力朴厚,形成一种博大雄健的气势。笔画丰肥,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字形方长,字的左右两竖带有圆弧形,向外拓展。整个字形明显向左倾,重心大都落在字的左下部分,中宫收紧,四面撑足。结体端严庄重。全帖书艺气魄宏大,笔意高古,一点一画无不体现了欧体的“筋”力之美。

王先生的书法作品博采众长,文采焕然,每一个字都让人流连忘返,行云流水的作品给人感觉特别舒服。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向背、疏密、开合、欹侧、布白、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原则,使作品不但爽朗痛快,而且又清新自然。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一种气势、一种包容、一种博大等感觉。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王顺龙先生磨砺书法,非常重视线条的塑造效果,诸书皆成,博涉多优,尤其以洒脱自如的行草作品而称闻书坛!其笔墨精确表现塑造线条的速度和力度,拥有书法用笔千古不易的法度玄机。大笔一挥,作出长线条,如虬龙蜿蜒,亦如鸾凤徘徊。速度快时如惊雷驰电,速度慢下来时则如落花飞雪!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也可以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执笔在于手,运笔在于心,心与笔合,情与墨融,把书法写得心手双畅,智巧兼优。站在这样的书法作品面前仰观,必然有感叹:书法之渊妙,代不绝人!贤才书风,飞逸于眼前!

真正的书家,在真、草、隶、篆的来回锤炼中,最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脉风格才行。王顺龙先生以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道路。隶书于五体之中,上承篆体,下启楷草,既无篆、草的识读之难,又少楷书的法度之严,其性略同于行书。其正,则可庙堂碑版;其率,则可民间简牍;收放自如,随心去取。正可以陶写胸中意趣,抒发笔底深情。因此隶书一体以其艺术特质,更能与时代相合。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王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国粹艺术名家——王顺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