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可观的侏儒,说的是洲际导弹!


若我们简单对比一下美国现役的洲际导弹和俄罗斯以及其他核大国洲际导弹的组成,就会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是美国没有火箭军,陆地上部署的所有的450枚洲际导弹,全部属于美国空军管辖,而且这450枚民兵3洲际导弹都是固定的发射井部署,在核大战中若被先发制人的打击,生存概率并不高。远远不如深海水下机动部署的336枚三叉戟2D5潜射洲际导弹。美国到目前,居然没有一枚现役的陆地机动部署的洲际导弹。第一,这说明美国人对自己的海空军非常有信心,对水下的战略打击力量和空中的洲际核轰炸都非常依仗。第二,美国现在没有陆地机动部署的洲际导弹,但是并不代表当年没有研发过,而且若今天再拿出来重新装备,仍然会对全球战略平衡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曾经成功研发却没有部署的陆地机动的洲际导弹,就是侏儒。
侏儒其实只是内部代号,他在美军中的真正型号是MGM-134A洲际弹道导弹,又称为小型洲际弹道导弹SICBM,是一种单弹头固体燃料公路机动发射弹道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方的导弹地下井、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该项目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空军对于可布署于车辆的小型洲际弹道导弹SICBM的需求。因为所有民兵3导弹的固定发射井容易受到苏联先发制人的攻击,而同期发展的潜对地战略弹道导弹日益增加的精度,被视为巨大威胁。由此美国空军希望具有一款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增加核大战的生存和反舰概率。
1983年4月,美国正式提出研制新型SICBM。同年5月,空军成立“侏儒”计划局,确定主承包商为马丁·马丽埃塔集团战略系统公司。1986年,项目的全面研制阶段开始。

1989年5月11日,导弹进行首次飞行试验,结果失败。1992年3月,美国与俄罗斯签署《削减与限制进攻性战略***约》,该型导弹的整体研制计划停止。同年4月进行了第二次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侏儒洲际导弹的前三级为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末助推级为液体燃料,内含制导系统以及用于投放弹头的小型液体助推器,搭载一个MK21分导式弹头,威力为47.5万吨当量。整个弹体由机动车搭载并由发射筒进行冷发射。为提高核生存能力,弹体表面涂有氰基异丁橡胶、三元乙丙二烯橡胶的保护层。导弹的前三级燃料均采用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复合药柱第一级发动机质量11.34吨,长度7.62米,直径1.168米,工作时间41秒。第二级发动机质量3.175吨,长度3.05米,直径1.168米,工作时间44秒。第三级发动机质量1.542吨,长度1.83米,直径1.168米。
导弹的惯性制导组件为高级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取消了冷却剂贮存系统,改进了电路晶体管性能,重新封装了电路并减轻了计算机质量。改进后的制导系统提高了命中精度与可靠性,同时导弹的结构质量也有所减轻,并且缩短了发射的瞄准时间,更适于在车载发射的机动环境下工作。发射平台为波音、古德伊尔公司研制的加固机动发射车(HML),由牵引车和发射拖车两部分组成,均为具有抗核加固的重型轮胎车辆。其中牵引车为四轴八轮,有两名驾驶员。发射车为三轴六轮,装有锚定器,可以使车轴固定于地面。同时导弹的地面设备中还配有一个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C3I)系统,整个发射准备时间为15分钟。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缩减新型核武器的发展,1992年1月取消了“侏儒”的项目的研制工作。等于项目全面下马。

瀚海狼山认为,侏儒陆基移动洲际导弹的以16吨的全重,1.168米的直径,射程就可以高达11100公里!这个指标到今天也非常的惊人。要知道,其他国家的陆地机动洲际导弹,大多数固体发动机的直径都在2米以上,导弹总重量更是远远大于侏儒,但射程却未必超过他。1.168米的弹体推进器的直径,甚至比1.4米的中程导弹导弹固体发动机的直径还小,却可以当洲际导弹用,因此美国在弹道导弹技术上的储备仍然雄厚。现在全面退出中导条约,是否会用侏儒导弹为基础,研发和装备大批的先进中导,值得关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