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话
一、能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
通过两个人的对比延伸至中西方文化对比。
1.相同之处:都源于轴心时代。
2.时间对比
孔子生于BC551,卒BC479
苏格拉底生于BC469
生活大致于相同时期。且二人均为留下著作。同时是否存在苏格拉底真实存在存疑。柏拉图的对话录对于苏格拉底的描述。
二、两人生活背景(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特殊时代)
1.地理环境不同
孔子生活在古代东亚地区“农耕文明”,文明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四周封闭,文化内敛型。
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海洋文明”,亚里士多德形容其:(就像是围着一个池塘边的一群青蛙)向外发展。
这种地理环境导致两人思想方向不一致。
2.社会制度不同
1)孔子生活在农奴制社会,人的尊严要比西方高,人本主义更高。其中中国宗法制(如下图)

西周政治制度总结:分疆土,建诸侯。
苏格拉底生活在奴隶制社会

公民与非公民的权利和荣誉。
3)获得知识的过程不同:孔子自学成才,苏格拉底师从名师。
4)仕途不同

5)教育观念不同
孔子注重人文关怀,学生没有等级观念,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认为教育有:六艺和四书五经。
苏格拉底“教育对人有最大的好处”认为教育解决问题有:解决就业问题和高层次教育。

相同处:两人都处于特殊时期

黄金时代的诞生伴随着战乱时代
三、两人哲学思想的比较(基本的范畴比较,方法论比较,认识论问题比较)
1.基本范畴比较:孔子的“仁”。仁者爱人,上升至天地之大德。最高维度是——“理念”。
2.方法论比较

3.认识论的问题

孔子主要研究道德问题,伦理学和认识论的统一。苏格拉底代表的西方哲学家认为爱智慧不等同于智慧。
4.信仰

定义:信仰是不能质疑的,不能经过实践检验的

苏格拉底认为应该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人生。
死亡

孔子周围人都离他而去,且孔子与弟子产生政治思想冲突。
苏格拉底被人告上法庭。民主制度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