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经》中表情方式背后相思意的含蓄表达

2023-04-07 08:43 作者:头上长花的熊猫  | 我要投稿

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文化母题,《诗经》中就有极多的爱情诗,爱情因相思而动人,古老的相思朴素单纯、纯粹而珍贵,洒落河畔江边,飘舞着恋人们的思绪,笔者以《蹇裳》、《东门之墠》、《匏有苦叶》为例,从别样爽朗的表白、咫尺天涯的相思、娇羞急切的等待这三种表情方式浅析诗经中相思意含蓄的特点。

《诗经》中爱情诗的题材十分广泛,从征夫思妇,到离歌缠绵,爱情是一个永恒主题,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和体验,而表情方式或大胆自由,或羞涩含蓄,我们从那一首首穿越千年的诗歌不同的表情方式背后得以窥见其中同样深远含蓄的相思意。

一、别样爽朗的表白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你要是爱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过溱河。你要是不思念我,难道就没有人喜欢我?轻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拙!这首恋歌直爽泼辣,仿佛男子才是那个相思者,她的思念与大部分女子一样绵长而深远,但甚至不说自己想念那个男子,我们看到的却不是印象中那些轻轻袅袅柔柔弱弱的小女子形象,她直接化思念为行动,向自己心爱的男子提出幽会的要求,使用激将法提醒对方时甚至还爆了粗口,“也”“且”二字多被后人理解为粗鄙的脏话,颇有“天涯何处无芳草”之感,以至于郑樵、朱熹等封建思想者对《郑风》多解为淫奔之诗。虽似玩笑之语,却是真情流露,更表现了她对所爱者的相思之情。

这个女子直爽而不失纯真,开朗而出于热情,逗弄而不失分寸甚至颇具男儿气质的鲜明的女子形象,好似柔弱的红颜中的一点翠绿,总体上给人以大胆而热烈的感觉。她就是这样快人快语、无拘无束,不惧世间流言蜚语,与其他闪烁其词的人相比实在是勇敢可爱,而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别样爽朗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人性本能的自然显露,是一种质朴天然的文化状态很大程度上承袭着原始遗风,就算相思意绵绵,表达出来的也是未经任何观念雕琢的天然质朴的原始的热烈鲜活,而不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寄物托情的曲婉。正是“由于生命意识的渗透大大地提高了爱情的境界它甚至使那种孤立地看起来具有放纵性的感情都具有人性的合理性这首短诗中的表白方式大胆而自然朴质,而正是这种热烈鲜明的表情方式更突显其背后相思意的含蓄的特点。 

二、咫尺天涯的相思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我思?子不我即。”东门之墠》有多种释义,如“托男女之情以写君臣朋友之义“刺乱也,男女有不待礼而相奔者也”等,而我更愿意将其看成一首男女相思的恋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教授程俊英就说:“这是一首男女。相唱和的民间恋歌诗共两章,上章男唱,下章女唱。” 它的表现形式,不是恋人之间面对面地放声高歌,而是室近人遥无由相会,自为赠答,分别抒发相思情怀。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较《论语》所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所胜为多。彼言‘室远’,此偏言‘室迩’,而以‘远’字属人,灵心妙手。又八字中不露一‘思’字,乃觉无非思,尤妙。‘思’字于下章始露之。”因为思念着心中的那个人所见山坡小屋花草树木都令人痴迷,虽距咫尺之遥却仿佛远在天涯。“思”一字在下章才提及一字,这份相思之情更多地是通过室近人遥咫尺天涯的距离感和花草树木的存在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娇羞急切的等待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这等候发生在济水渡口大抵一清早就已来了在心中催促着心上人:水浅则提衣过来,水深就垂衣来会,就不必犹豫了。诗的第四章把诗歌定格在少女的翘首企盼和殷殷等待当中: “招招舟子, 人渉卬否。人渉卬否, 卬须我友。”鸿雁长飞,流水远去,却带不走女子对恋人的相思意。毛传: “招招, 号召之貌。舟子, 舟人主济渡者。卬, 我也。人皆渉, 我友未至, 我独待之而不渉以言室家之道, 非得所适, 贞女不行; 非得礼义, 昏姻不成。”《正义》曰: “所以人皆涉,我独否者, 由我待我友, 故不渡耳,"人涉昂否"二句之重复,重复得可谓妙极:那似乎是女主人公窘迫羞涩地对船夫所作的解释"不是我要急着渡河,……不是的,我是在等我的……朋友……"而从“卬须我友”这坚定的口吻中, 我们不难察觉等待亦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在等待中可以使情感得到过滤和升华, 从而加深对恋人的思念,绵绵相思尽在芳龄女子急切的翘首等待中,这位女子与《褰裳》中直白泼辣的那位不同,她娇羞含蓄,"昂须我友"一句将情人换作"朋友"以作掩饰,情韵袅袅,使相思显得含蓄蕴藉, 而又荡气回肠。

 爱情中的男女离别后便会忍不住思念,千年前的爱恋也不例外,通过相思这条心弦能绕过天涯路远,古人的相思的表达方式含蓄而悠远,往往不直抒其意,体现出一种曲婉美。

 

 


《诗经》中表情方式背后相思意的含蓄表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