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3.3.9 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学说对科学和实践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9、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学说对科学和实践的意义
唯物主义辩证法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学说,关于真理的具体性的科学,对科学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列宁在分析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物理学发展时指出,当时许多科学家所犯的唯心主义错误,是和他们不了解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相联系的。用形而上学方法来思维的人认为,要末真理就是绝对的,要末真理就完全不存在。在很长时期里,科学家们认为古典物理学的理论是绝对真理。当新的发现打破了旧的科学概念并且表明了以前理论之不足时,有一些科学家便茫然失措了。于是他们便以为,绝对真理和客观真理都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一切认识,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主观的。这种相对主义的立场使他们当了唯心主义哲学的俘虏。
辩证法的知识不仅使科学家能够避免唯心主义的谬误,而且能够克服科学面临的困难。
辩证的绝对真理观和相对真理观,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认识过程和科学中的错误。真理不是一下子以现成的样式产生的。认识是一个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迷误,片面的理论和观点。但是,科学所提出的思想,通过批评的筛子逐渐筛簸,通过实践的熔炉不断冶炼,于是所有谬误的虚假的东西被清除了,烧尽了,而客观上正确的绝对的内容,则被保存下来成为科学的精华。
万无一失,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夸口的。但是,如果说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决不意味着,一个科学家的认识的每一具体步骤,都一定伴随着错误。科学家可以而且应该采取措施防止研究中发生错误。掌握科学研究的辩证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全面研究问题,集体讨论问题和准备做出的决定等等,这就是防止错误的途径。
谁都不能保证不犯错误。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犯重大错误,其次,犯了错误而不坚持错误。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就是能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少犯错误以及当错误发生时揭露错误的力量。科学中的意见论,以自我批评态度对待自己的科学工作,重视别人的批评,这是每一科学家正常工作的条件。任何形式的压制批评,都会给科学家自己;给科学带来极大的危害。
辩证的真理观还帮助人们同敌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作斗争。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忽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真理的相对性和具体性的学说,尽管他们口头上也宣誓忠实于这一学说。教条主义不考虑具体情况,不估计新的现象的产生,把理论原理看成是可以同样适用于一切情况的绝对的万能的真理。反之,修正主义,单就它的方法论来看,它陷入了极端的相对主义的泥坑,它认为一切真理都只具有相对的性质,否认构成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揭露了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缺陷。辩证法承认我们的知识的相对性质,不使任何一个理论公式僵化和变成教条,它要求具体地运用任何一个普遍真理。同时,辩证法的出发点是,在认识的过程中绝对真理的结晶不断增长和积累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基本原则就是这样的结晶。可以而且必须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社会实践和科学材料把这些原则具体化,但绝不允许抛弃这些原则,因为,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基本原则就是背叛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