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如何实现升职与转型(二)

职场中如何实现升职与转型(二)
参与:冷芸时尚4群群友
时间:2021年8月7日
庄主:颂今-杭州-零售运营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人在职场,有人想换岗位:写文案的想搞设计,搞设计的想谈业务,谈业务的想做项目,做项目的想当采购……还有想换行业的:做广告的想做食品,做食品的想做服装,做服装的想做地产,做地产的想做教育……不管是岗位升迁,还是跨行转型,如何才能顺利实现?
|一|
职场中如何创造升职机会
庄主:
大家好。上次跟大家分享我的职业经历时说到我在毕业后,一直从事广告媒体类的工作。从最初的行政人员到广告策划再到创意总监,公司副总,在传媒行业用5年多的时间。简单总结一下我的广告生涯,最大的收获就是工作中更加注重计划性和逻辑性。因为这是一个策划人的基本功,同时各类的理论基础也更加完善,对很多理论的实际应用也更有体会。
当时的广告行业还是黄金时期,但我从事广告行业的第四年就决定离开广告行业。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广告行业呢?原因就是内心不服气。因为我的主要工作是策划与创意,很多策划案得不到甲方很好的实施与落地。我认为如果是我来操盘,效果一定会更好。也许大家会觉得这种想法有些好高骛远,但我却认为我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很多事情说千遍,不如做十遍。很多方案落不了地就是因为做方案的人自己心里都没底,因为策划人自己也没经历过。那些年做策划养成的习惯,对我后期做零售运营管理帮助非常大。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重点:每一段工作的经历,都会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除非你自己不去提升和总结。
我离开广告行业的原因从长期来说和我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关。我在广告行业工作将近六年,逐渐清晰自己想要什么。我不奢望自己成为广告大师,我希望自己在未来成为一个企业咨询师,在我老的时候,还能通过自己的分享与辅导,帮助很多企业去成长。这是我当时的规划,而这个职业规划到现在也没有改变。一直在广告行业做策划和创意,让我感觉很多东西还是停留在面上,没有实地操作过,如此,将来做咨询我自己是心里没底的。
芸友艺航:
庄主是从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感觉的呢?这像一种使命感或者命运选择的感觉。
芸友陈晶:
老师离开广告行业后,为什么会选择服装行业呢?
庄主:
谈不上使命感,就是会经常思考自己以后要做什么?5年、10年、20年后要做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而我在广告行业会经常读关于策划、咨询类的书籍杂志。对自己的规划就逐渐清晰起来。至于说什么时间,应该就是在广告行业第五年的时候。
这里跟大家分享今天的第二个重点:不论转型与否,都是以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大前提。没有职业规划的转型是盲目的,可能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是负面的。要转行?转去哪里?为什么?毕竟离开一个行业很容易,只要你想走就没人留得住。关键是你不做广告去做什么?
其实不是我选择了服装行业,是服装行业选择了我。当时我应聘过很多知名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的销售代表、华为的销售代表、达芙妮的策划经理、荣氏果汁的销售代表、伟志西服的销售代表、石头记等等。几乎每周都有很多次面试,但结果都一样,对方没看上我,而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销售经验和行业经验。我不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企业可以不看经验。我当时都毕业5年了,企业都要看经验的。但是我是铁了心要离开广告圈,所以就一直找。其实找到工作并不难,难的是与自己职业规划吻合又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最终,大概用了3个月时间,我在一家国内知名的食品企业,做策划经理。
芸友陈晶:
我觉得庄主的优势在于一直很清晰职业目标,并有坚定的执行力。
庄主:
这里面说明一下,虽然我没有快消品的行业经验,但我具备比较丰富的岗位经验。这一点,在转换行业的时候非常重要。这家企业在全国是知名企业,也是速冻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这次工作只能说是一段经历,连经验都谈不上。因为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唯一一次没过试用期就被劝退的。对方劝退我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快消品行业经验。
芸友陈晶:
那他们面试您的时候就知道没经验,为什么要录用呢?
芸友艺航:
有时候企业可能在急需人手或者需要新鲜血液时,会选用一些新人(对应经验不丰富的人)。
庄主:
因为大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潜质和职业素养。所以在很多基础岗位上,对行业经验要求其实并不高。我当时经过了三轮面试,人资和我的直接领导都认为我虽然没有行业经验,但是应该能够胜任策划的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那个部门也是新成立的部门。当时我的直接领导是前可口可乐东北大区的营销老大。可惜我让他们失望了。在工作中我的乙方思维太严重,所以劝退我的原因主要是思维模式,看问题的角度很难短时间转变。不过很感谢当时的领导,不到三个月时间还是教会了我很多。可口可乐的营销实战体系非常完整且实用,绝对是快消品的典范,也是营销理论与实战完美结合的实例。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培训课件,仍然会有收获。
之后我找到一家外商投资的企业(其实就是老板在中国创业发家之后,入籍美国,现在回国投资创办的企业),其商业模式现在看就好像58同城。我在里面职位是企划经理,顶头上司是集团的品牌总监,也是前宝洁的大中华区品牌推广负责人。但是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加上很多内部原因,企业一直不盈利。我大概做了不到半年,我的顶头上司就先离职了。他去了一家女装企业。虽然当时我已经拿到苏宁的offer了,但我的那位顶头上司他是说服力极强的人,他当时担心我对女装不感兴趣,因此我们之间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他:你说郑州哪条路最繁华?门店最多?
我:二七路。
他:那二七路什么门店最多?
我:银行、婚纱摄影店、黄金珠宝店、眼镜店,服装店。
他:为什么?
我:我还真没细想过。
他:因为二七路的租金是全郑州最贵的,说明这些行业都是高利润行业。
当时我对于服装虽然没兴趣,但也不反感。既然行业利润高,那我也就不犹豫了。通过简单几句话,我们领导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行业的盈利能力。

|二|
职场中如何抓住升职机会
庄主:
我刚进入服装公司,做什么不太好定位。这是一家批发转零售的公司,没有企划部,基本的企划工作行政部都做了。老板觉得我以前在广告公司做策划,美感应该不错,就让我先做陈列。当年(2000年前后)的服装公司基本以批发为主,公司向专卖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各类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我能转行的重要原因。企业在转型,我这种行业小白才会有机会。我虽然完全不懂,但是机会难得。那么到了一个新的完全陌生的岗位,怎么学习呢?首先就是看书。陈列类的专业书籍,我大概买了20多本。
大家觉得开始新的岗位,除了看专业书籍,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学习呢?
芸友陈晶:
我认为可以下店去到对标竞品的店。
庄主:
这是一个好方法。但对小白来说,下店也看不明白。除了下店,第三种方法是参加培训,第四是可以找前辈学习。不过因为郑州的服装零售相当落后,当时很专业的前辈也不多。
芸友艺航:
就是要向外求助,而不是埋头苦干自己钻研。
庄主:
对,要内修外学才会事半功倍。我当时经常去品牌丹尼斯人民路店看人家的陈列,那里集中了当时国内的知名品牌以及少量的国际品牌。但是刚开始我看不懂,只觉得好看,不明白好看的原因,看完之后我再回办公室看书。最后我直接带着陈列的书去商场看,慢慢就能看明白很多的陈列手法,像对称法、平衡法、琴键式,以及两个模特怎么做、三个模特怎么做、四个模特怎么做等等。
我当时看关于色彩、搭配、陈列的书很多。当然也专门学过日本的PCCS基础理论,英国的CMB(COLOR ME BEAUTEFUL)理论,四季色彩理论等。这些都是必须花时间和金钱去学的。当时公司效益很好,公司花钱让我学。三个月后,我觉得自己能做陈列了,开始去我们加盟商的店里调整陈列。
芸友陈晶:
当时你会遇到终端不理解,不执行问题吗?
庄主:
不会,我们品牌在加盟商里的威信还是很高的,加盟商的执行都很到位。但是我调完之后,第二天再去店里发现,他们又改回来了。
芸友陈晶:
因为他觉得他的方式好卖。
庄主:
这个过程做陈列的都会遇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去店面调整陈列和给一个新店做陈列完全是两个概念,局部调整和重新规划完全不同。

|三|
行业内如何实现岗位转型
庄主:
公司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岗位,这是我自己定义的一次岗位变化。所以在公司如果没有明确的岗位时,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因为不同的定位,会带来不同努力方向。当时我们新加盟的客户很多,最需要的是做选址、开店辅导与培训。所以我开始学习如何选址。这基本是老板一点点把经验教给我,而纯理论的选址基本没用。但关于开店辅导与培训方面,虽然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得益于我在做陈列时期的快速积累,以及在广告时期的策划基础功底,对我来说还是能很快上手的。
芸友艺航:
那庄主认为服装行业里涉及到陈列转行的心得是否可以在职场通用呢?
庄主:
我认为至少是在服装行业是可以借鉴的。因为陈列、督导、培训、直营管理、加盟管理,在公司内部觉得可能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对于加盟商或者店铺而言,都属于支持部门,并且是加盟商需要的。并且大家有一致的目标就是让店铺有好的业绩。
单从工作岗位的转变而言,首先要确定你在这个公司要做到什么岗位?我当时的目标就很明确,就是做到营销总监。那么从一个小白到营销总监需要经历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必须储备哪些技能?储备技能是第一步的,一定是先具备这些能力,才可能胜任这些岗位。尤其在一个公司内部的转变,因为在公司内部,领导更了解你的能力。这时如果你不具备相应能力或者是领导认为你的能力还不足以升职,那就很难有机会。而我当时一步步走下来,对我升职贡献最大的是加盟商们认可我。虽然我们的工资是公司发的,可是公司的钱从哪里来?优质的加盟商才是公司的“财神爷”。从陈列到督导,到加盟经理,到营销总监,我的每一步都是和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我也从一个广告策划人,彻底转变成为一个服装圈的业内人士。
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很重要。不是参加培训,而是自己做培训,培训自己的团队,培训加盟商和加盟商的团队。所以和销售相关的岗位,能讲是第一位的。如果你具备敢想、能干、会讲这三点,老板会推着你升职的。我当时的公司规模不大,我们全国的门店还不到100家。不过店铺质量都还不错。但是公司规模并不影响自己储备工作技能的速度。在公司做了6年后,我在很多方向性问题上,开始和老板有了不同看法。
2004年进入服装行业,到2008年四年时间,我从一个小白做到营销一把手,我经历了太多,也成长了很多。自己也对女装、对零售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但2008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8月的北京奥运,9月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我当时的公司在2008年后也开始了新的项目,各种新的问题开始产生。
2011年,我和老板在企业发展问题上,开始有了不同的看法。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当你成为高管之后,很多人都会面临这种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还是站在一个执行层的的角度看销售,没有站在公司经营角度看问题,但是又很想在公司发展问题上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可想而知,和老板的冲突就时有发生,最终我黯然离场。
离开后,我是很失落的。毕竟我为一个品牌服务了6年多,对人和品牌都是非常有感情的。但失落归失落,生活还要继续。当时没有考虑转型,肯定还是要在服装行业继续做下去的。因为我喜欢服装,热爱零售。从那里出来后,以前的一个加盟商邀请我加入,并且有人投资。我们就代理了一个广州的女装品牌,做全省的总代理,并且专门成立了一个代理公司,我做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虽然当时公司只有10个人,我们在省内的第一家店,是代理商的直营店,也成为了那个品牌的全国形象店。那是我用两个月时间,几乎摸透了郑州的主要街道选出来的。这个公司运作时间并不长,也开发了三家地市级的加盟商。后来投资人觉得赚钱太慢不愿意继续投入了,我们就散了。
这个短暂的经历,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独自负责一家公司和负责一个部门,是不同的概念,看问题的角度又发生了变化。所以任何一段经历,都对自己会有帮助。除非你自己不愿意学习总结。
后来通过专业猎头,我成功进入一家全国性的鞋服公司在河南的分公司,任服装事业部的营运经理。这里面跟大家分享一点是对于职场人士,借助猎头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是职场必备技能。
讲到这里,我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花时间跟大家分享我的经历,而不仅仅是分享我总结的经验呢?因为每个人总结的经验,永远只属于他自己,别人是学不来的。只有通过别人的故事,自己悟出来的道理,那才叫感同身受,才有可能变成自己的。像我刚刚开始做陈列的时候书看了很多,课听了不少,竞品也看了。可是只要自己不下店亲自做陈列,那就永远是别人的知识。
因为集团的主业是鞋。服装事业部成立3年多了,不温不火,服装事业部要大发展。所以当时招了很多人,都是通过猎头在不同品牌挖过来的。我们河南区域属于华西大区,总部在成都,新的一批人从各大品牌来,我属于品牌背景比较弱的。那么如何快速脱颖而出呢?
第一,用销售数据说话。我们服装的全国总部在广州,每个月要去述职,所以PPT很重要。对于汇报来说PPT是形式,数据是本质。职场上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同等重要,好的PPT不仅仅是面子工作,更是你工作思路的表现。越是有能力的领导,越注重你的工作思路与工作逻辑。如果你的工作逻辑有问题,即便数字好看,也是暂时的。
这一步对于我脱颖而出很关键。河南区域,我负责的第一家分公司直营店是男装店。熟悉我的都知道我是做女装出身,而且也没操盘过直营店。那是我第一次做直营的男装店。当时我找圈子里的男装前辈请教,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服装代理公司老板。他曾在劲霸做了六年的区域销售总监。第一家直营店开业,什么活动都没有。我先观察了一个月,锻炼团队,熟悉产品。经过调研与策划,做了第一次活动,效果很好,业绩单店全国第一,单月全国第一。更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让董事长知道我的店全国第一。这个就是升职的硬道理——成绩。这在职场很重要,不仅要做好,还要让关键人物知道你做得好。
芸友艺航:
以前我狭隘的理解为这是一种“邀功”。但后来我开始转换思路“关键人有知情权,向上反馈是让上级有安全感的有效方式”。
庄主:
线下零售店铺如何组织一次转化率超过50%的促销活动?
上面这篇文章,就是我讲的那次活动的具体分享,推荐大家看一下。这里还要感谢我当年的核心团队。这次活动直接推动我成为华西大区的服装事业部负责人。我们的华西大总部在成都,那是一个以前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城市。在去之前一个服装圈的老朋友劝我带几个自己人过去,我当时也确实是想把我的直营经理和商品经理都带过去。但首先大家各有各的情况,其次我也不想在新团队里有拉帮结派的感觉。从郑州到成都是我职业生涯重要的一步,让我的视野不同了,做商业视野非常重要。
在成都,我作为华西大区服装事业部的负责人,销售、财务、人事一把抓。虽然我们的总部在广州,但财务实行预算制,权力大了很多,责任也更大了。成都的工作一切顺利,虽然没什么突出成绩,但也没负面的影响。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点:在具体的业务层面,有冲劲,出成绩,是第一位的。但是到了中高的管理岗位后,首先是全面,因为管理范围大了之后,出成绩难度会很大,往往是以点带面。但是如果管理出了问题,总部就会认为你的能力无法胜任中高的管理岗位,直接会影响到晋升的路线。
在成都仅仅一年时间,我们华西的事业部就要撤掉了,并把我调去上海,负责华东三省一市。调动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我曾经负责过全面工作,让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在华西管理大区时候,虽然没有突出成绩,但总体平稳,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我们服装的总部虽然在广州,但设计中心和版房都在上海,大部分的供应链也在华东区。我在上海三年多的时间,重心任然是零售的运营与管理。但经历了各种人与事,后期基本等同于独立管理上海办事处了。最重要的是在上海,我开始跟很多的购物中心、商业体开始打交道,这也为后期我转行做商业地产创造了机会。

|四|
如何实现跨行转型
庄主:
因为在郑州,我们几乎全是街铺。而到了成都,整个华西也是街铺为主,商场店很少。而上海我们的门店都在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我在郑州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万达的模式,当时购物中心还是新兴产业,不同于百货,很多的套路和规则都不同,对品牌的要求也不同。从服装行业到商业地产做招商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懂服装,又有行业资源,而那几年服装品牌是购物中心的主力业态。而我在和购物中心招商人员接触过程中,总感觉他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和商户谈政策。很多招商和运营的人根本不了解服装的零售,只会生硬的看数据、套政策,而我也对购物中心的招商和运营非常有兴趣,所以就产生了做商业地产的想法。有想法,自然就会有机会,我和招商、营运的人接触多了,自然就能结交几个朋友。当时甲方(购物中心)的人,推荐我去一家代理公司,于是我很轻松实现了转行。
简单总结下,关于从品牌公司到商业地产的跨度不大,转型难度很小,因为关联度极高,可以看成又是一次乙方到甲方的转变。
最后,简单说下我商业地产的经历。在上海通过朋友进了一家商业地产的代理公司,做了一段商业地产招商。因为女儿要上小学了,我放心不下就回郑州了。
回郑州之后,一个朋友的地产代理公司刚好接了一个商业项目,但团队都是卖住宅,没人懂商业。听说我是上海回来的,又是多年做商业就约着见面。为了拿下他们,我确实做了很多功课。正式加入那家代理公司之后,第一次见甲方是和老板单独见甲方的大股东,并不是正式的业务对接。对方很客气也很礼貌的把项目图纸给我看。其实我提前是看过图纸的,当即指出了规划图纸中的三个问题,都是会对后期的招商和运营造成不利影响的,建议他如果还能改就尽快调整。事后听我们老板讲,甲方觉得我蛮专业的。这一次才是让老板觉得我真的有两下子。这是第二关,还不是真正的考验。
真正的考验是整个商业项目的提案。第一次做商业地产项目提案,憋了一个半月才搞出方案。这期间试讲了三次,也经过了前辈的指点,但是老板还是有点担心。终于到了提案那一天,我现场发挥不错,效果很好,甲方也基本认可方案。那次提案之后,我才算真的进入商业地产领域。
这里强调一点,虽然我做了很多年商业。但是对于商业地产,我是小白。以前的积累,只是有助于我快速切入这个行业,但真的想做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当时提案的效果,主要依靠大量的积累(知识积累,以及多年和招商人员打交道的积累),还有就是看过足够多的案例。不是书本上的案例,而是看过足够多的商业地产项目,并且了解这些项目背后的故事,这都非常重要。虽然我入了行,但公司商业项目并不多,而地产类的项目,制约因素很多。
一晃一年多,除了又做了几次提案与调研报告,在其他时间都是内部培训与要账,自己的业务能力没有多大提升,这不是我想要的。地产代理公司就是这样,很多项目进度都是只有甲方掌控关键因素,代理公司很多时候无能为力。于是我就希望有机会进甲方工作。机会就是这样,你只要想就会出现。
这里分享一点:如何让机会出现正在你眼前?
机会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以下三个前提:
行业特点决定机会很多:当时那几年,商业地产很火,到处都又项目;
你周边人都有接触这种机会的可能:当时有几个朋友,和地产圈的几个开发商很熟;
让你周边的人知道你能做什么:我当时就是一有机会,就会和大家聊关于商业地产的内容,让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做商业地产,而且水平还不错。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下次我们继续。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篇我以前的坐庄的文章,因为这个和升职有直接关系:
职场中,我们该如何高效地向领导汇报工作?

庄主总结
一、职场中如何创造升职机会
1.大前提:苦练基本功;
2.同岗位中,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实力;
3.具备你的领导的思维模式;
4.创造成立新部门的机会,然后自己成为新部门的领导(这个最快,但也有风险)。
二、职场中如何抓住升职机会
1.在平时就要展现出自己有领导的才能;
2.重视每一次工作汇报,汇报的重点不仅仅是结果,还要有工作思路;
3.重视每一次非常规的工作;
4.对于做出的成绩,一定要让公司关键人物知道你的成绩;
5.升职的时候,不要跟老板谈钱。
三、行业内如何实现岗位转型
1.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转岗,自己想要什么?
2.搞清楚现有岗位和要转岗位之间的联系,让现有岗位的技能与经验,能在下一个岗位发挥作用;
3.提前储备新岗位的专业技能;
4.创造新的岗位,并证明自己能够胜任。
四、如何实现跨行转型
1.机会:跨行难度大,一些新的项目、新的公司,新的部门,会有比较多的机会;
2.寻找关联度:
(1)行业关联度:比如零售和商业地产,就是高关联度的;
(2)岗位关联度:比如策划岗位,广告公司的策划和快消品公司的策划,就属于岗位的高关联度;
(3)人脉关联度:你的直接领导永远是你的第一层人脉,多数领导都会为你创造机会。如果你觉得领导不行,先自查;如果领导真的很差,早打算,不要牢骚要行动。
3.主动性:机会需要创造。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