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晚小品【如此包装】:聊聊赵丽蓉老师

2022-02-03 20:56 作者:无月白熊  | 我要投稿

赵丽蓉老师演过的小品不算很多,但是有赵奶奶的小品大多很好看。就连早几年我不太喜欢的郭达老师(在大宋提刑官里的刁光斗演的特别好)和蔡明老师(后来的第一步毒舌老太太演的很棒)的作品,因为赵丽蓉老师的加入,都变得特别精彩,是的,就是那部《追星族》。

赵丽蓉老师这位神奇的艺术大师,就像是化学反应里的催化剂,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有赵老师在的舞台,天然就多了一种奇妙的亲和感,虽然赵老师本人是评剧演员,但你从这位老人身上感受不到什么大师的气场,她就像是你家里的奶奶/姥姥。

如果说赵丽蓉老师和家里的普通老太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她身上质朴传统的气息之外,有着一股正能量,总是向着积极、美好的方向努力。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当你认为她很传统,文化水平低时,她却能拿出英文歌,不输给伴舞的舞蹈,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这一系列放在一位不识字的老人身上令人瞠目结舌的技巧,赵老师在台下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赵老师身上的“努力、奋进”,是表里如一的,而非特意包装出来的人设。而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例子,也让喜欢赵丽蓉老师的人,更是对她肃然起敬。

对我个人来说,赵老师我最喜欢的作品,便是《打工奇遇》和《如此包装》。这两部作品中传递出的理念,很多即使放到如今也依然适用。而在带给大家欢乐的同时,这两部作品也同时犀利地讽刺了社会现象。无论从剧本还是立意上,都十分的高。

不过鉴于篇幅有限,今天就只写《如此包装》了,《打工奇遇》如果想看,且觉得我这篇写的还行,就在评论区告诉我,我明儿再动手写。

《如此包装》1995年作品


在小品《如此包装》中,巩汉林老师饰演的是一位明星制作公司(类似于目前MCN公司)的总监。而赵丽蓉老师饰演的是一位评剧大师(即是饰演本人)。

明星制作公司,是有钱没人才,本身也缺乏文化,包装明星的手法也是千篇一律,无非利用普通人追逐时髦的爱好,以“服装要穿得露”、“无论什么都要结合流行文化,例如Rap和现代舞”来迅速获取流量。而本身巩汉林老师饰演的公司总监,本身没有任何文化内涵,只能通过给自己留个小辫子,凸显自己是艺术公司总监的身份。深得有内容蹭内容,没内容蹭外形的道理。

就仿佛如今的,你别管我有没有钱,只要我买了轻奢,戴着绿水鬼,我就和富婆是一个圈的。是一个道理。

而赵丽蓉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评剧演员,想要弘扬传统文化,但是连拍一个评剧的影像资料(MTV)都没有钱,只能空有一身本事,看着自己一天比一天大的年纪捶胸顿足。

正如同赵老师口中所说“要说这钱呐,真是好东西,你就拿我们拍戏说吧,正需要钱呢”。

我们从这一小段对话中,就能清楚看到赵老师在小品中的人设,她想弘扬民族文化,但她那一辈儿的人,心里根本没有“自己”。

“你给我TV,你还给我钱,这不合适啊。”从赵老师身上,我们能看出她朴实善良的性格。并不像如今很多人只是“向钱看”。

而小品的矛盾自然便从两个截然相反的人设中产生了。

巩汉林老师,需要评剧大师的“名气”为自己带来流量,然后用“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吸引大众,为自己的公司赚钱。

赵丽蓉老师,心里最多的事儿,就是要将“评剧”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两人进的就不是一道局。

明星制作公司利用的套路,正是“合同”,在赵丽蓉老师进门时,热情非常好话说尽,给予巨额现金,利诱赵老师签下合同。而当赵老师签了合同,则立刻变了一副嘴脸。

当然小品是用“麻辣鸡丝”破局的,这点我们都知道了。以至于在小品的末尾,我们可以为坏蛋“明星制作公司”的倒闭而拍手叫好,笑看赵老师骂骂咧咧的离开。

但如果你对近年来的网红与MCN机构的签约合同,有那么一点了解,你大概会觉得这个剧情,实在是让人后脊梁发凉。

远到林晨同学,近到李子柒……倘若在合同上赵老师真的签了自己的名字。那么原本就没钱的她要么就等着天价罚款,要么就只能甘愿成为明星制作公司的流量密码。

一个原本一心想要“弘扬评剧的老艺术家”,恐怕到最后会因为一系列的MTV,被人称作“老艺术家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

但我并不想夸赞这个小品有什么“前瞻性”,因为坑人的套路,一直就是那么几种,轮回过几次后,也不过是换了名字而已。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那时全国各地的群众,言论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

这是我在写“羊肉串”的简要分析时,文章下评论有人提起的事情。

我们不妨就拿“如此包装”来说一说这个问题的产生:

赵丽蓉老师在小品中,曾将梳辫子的巩汉林称作“这闺女长得真俊(zun)”

也说过露背的衣服“后脊梁还没缝上呢”,“你这也没包住,都露着呢。”

这样的台词,一来是利用赵老师老年人相对传统的身份,凸显出对新兴事物的不理解。

二来也是利用一个老年人的身份,对于“男人不像男人”,“穿衣暴露有伤风化”的行为进行讽刺,但这种讽刺是温和的,你可以把它推给“老人不懂这件事”。

不过对于言论愈发不友好的今天,倘若这个小品放到现在,哪怕仍然是一个同样演技精湛的老艺术家来演,可能也会被扣上“不允许不同的美存在吗?”,“女人什么时候能有穿衣自由?”等大帽子。

原来我们一家人,都会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茧房”的存在,人们已被划归成了无数个圈子,当所有人盯着全国人民怎么都得看上一两眼的节目,当“信息茧房”被打破时,不同圈子的人,因为价值观的极大割裂,就会有“自己这个群体被冒犯到了”的感觉。

接着就是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骂战,以及或许大多数人只是当乐子,但没人会真正关心的“知识科普”,例如“我们XX群体,并不是这个样的。那个老太太纯属是恶意污蔑。”

“当我对着镜头说一句话,就有可能冒犯到你,我又怎么逗你笑呢?”(当然,那些纯骂人的段子,不能拿这句话当作挡箭牌。)

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你的解释,并不会换来我的理解,我只会觉得你很吵闹。因为你们怎么样,本来就是和我无关紧要的事,就像我的事情对你来说同样无关紧要一样。”

我们每一个人类都是很复杂的,就像作为一个打游戏的业余游戏评测者的我来说,我觉得鬼泣5很棒,但我更喜欢只狼,我何必非要想办法证明“只狼”比“鬼泣5”好呢?只是个人喜好罢了,何况我又不是只玩这两款游戏。(例子有点小众了,哈哈)

哦,对了,赵老师跳舞时不是设计,是真的在跪下时摔到了腿,这一点我是知道的,因为已经被很多人说烂了,我就不着重写了。这里提一句,是怕评论区反复向我科普这件事……


春晚小品【如此包装】:聊聊赵丽蓉老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