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 言语理解&类比推理练习

温馨提醒
1、答疑解析请联系答疑顾问(扫描文末二维码)
2、欢迎加入华智公考学校“每日一练交流群”。
建议用时:5分钟
1、由于原有积累、受害程度乃至各自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差异,灾区居民会逐渐显示其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对由政策带来的实际受益表现出不同的思考与评价。为此,有必要实施差别化的公共政策,满足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如何看待灾区居民的需求
B.如何满足灾区居民的需求
C.政策应考虑灾民的不同需求
D.政策应容许居民的评价意见
2、法律并不只是解决纠纷的手段,它也是传达意义的符号。换言之,法律是安排社会生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手段,也是特定人群价值追求的某种显现,归根到底,法律是人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技术手段”,人对于世界的反应最终必须借助于文化这一中介。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
A.法律的根本精神
B.法律的最高价值
C.法律的基本功能
D.法律的绝对作用
3、在那个时代的欧洲学者心中,中国形象跟乌托邦一样完美无缺。当他们建构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时,并没有足够的现实材料,也没有一本扎实的专门著作进行学术论证。严格说来,这只是一场思想上的虚构。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
A.当时欧洲学者理想化看待中国
B.当时欧洲学者不注重实证研究
C.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并不存在
D.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并不完美
4、世界银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具有相当的约束力,它既能要求得资方国家进行产权保护等制度性改革,又能直接参与投资,后者本身也让民间投资者更有信心,因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项目风险降低。这不仅能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而且使他们的融资成本降低。这段话讨论的是:( )。
A.世界银行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
B.世界银行如何降低投资风险
C.世界银行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D.世界银行如何建立投资者的信心
5、现在国内每年创作歌曲10万多首,但作品虽多,好歌难求。尽管也有歌曲通过网络一时蹿红,但无论在知名度还是传唱度上,都与“30年30首歌”难以媲美,更谈不上久唱不衰。创作乏善可陈,通俗歌曲不通俗、流行歌曲不流行,已成为目前流行歌坛的致命症结。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是:( )。
A.我国每年创作的歌曲数量过多
B.网络歌曲只能流行一时
C.好歌难求是流行歌坛最大问题
D.流行歌曲无法长久传唱
6.床铺:客房( )。
A.机票:机场
B.聪明:智商
C.课桌:教室
D.汽车:驾驶员
7.轿车:汽车( )。
A.植物:水果
B.民法:法律
C.医院:护士
D.行政法:环境法
8.愉快:快活( )。
A.信任:信息
B.严肃:严谨
C.真诚:诚实
D.闲聊:休闲
9.鲁迅:《祝福》( )。
A.吴承恩:《西游记》
B.宋江:《水浒》
C.喜儿:《白毛女》
D.茅盾:《骆驼祥子》
10.肥沃:土地( )。
A.保持:清醒
B.办事:谨慎
C.开朗:心情
D.天气:晴朗

01~05: CAAAC
06~10: CBCAC
刷题不能停!第三期来了
警察学员定制拔高题直播课
明日硬核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