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声光控灯分析

2020-11-20 09:52 作者:硬木课堂  | 我要投稿

        分析完光敏电阻和驻极话筒特性后,就开始我们的声光控灯的分析和制作。我们首先进行原理分析后用TINA进行仿真实验,然后再搭建电路观测。由于电路存在高压比较危险,在做实验时把高压部分换成12v,灯泡换成LED来做实验,先用TINA仿真观察结果再搭建电路观察。

电路分析:

图1   声光控电路

        该声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白天或光线较强时,光控电路起到抑制作用,无论是否有声音,声控电路都不起作用,灯泡不会亮;当晚上或者光线较弱时,光控电路不起作用,声控才起作用。当声控信号触发点亮灯泡时,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灯泡自动熄灭(一般为5S-60s,需多少时间可以根据器件参数设定)。

        该声光控电路的主回路由全桥整流器和晶闸管组成,通过控制晶闸管导通来点亮灯泡,控制电路主要由光控电路、声控电路和延时电路组成。

(1)当白天或者光线较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低,三极管Q2基极的分压较小,无论是否有声音的激发,Q2一直处于截止状态,PNP三极管Q3的基极为高电平,Q3截止,晶闸管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晶闸管截止,灯泡不亮。

(2)当晚上或者光线较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若声控电路有信号激发,光敏电阻的分压足以使Q2导通。

        当没有声音(或声音较小)时,Q1的基极为高电平,Q1导通,拉低Q2的基极,Q2截止,Q3截止,晶闸管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晶闸管截止,灯泡不亮;当声音较大时,声音信号被麦克风接收到,当音频信号的负半周经过电容C2耦合到Q1的基极时,Q1的基极为低电平,Q1截止,光敏电阻的电压较高,Q2导通,Q3导通,此时电源为电容C4快速充电,当电容C4充满时,晶闸管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晶闸管导通,灯泡点亮。

        当声音消失时,电源给电容C2充电,当C2充满时,Q1恢复导通状态,Q2截止,Q3截止,当电容C4的电量放完时,晶闸管恢复截止状态。当再次有声音时,C4又恢复充电,再次点亮灯泡。

若想改变灯泡点亮的时间,只需改变电容C4或者R6的大小即可。

仿真分析:

        上面分析了电路,我们做实验时为了安全,就需要对上面电路进行变换,将220v稳压到12v部分全部用设备上12v供电,晶闸管和灯泡也用低压LED代替。仿真电路图如图2.驻极话筒用信号发声器模拟产生,光敏电阻用一个开关模拟白天和黑夜的电阻变化。控制电路需要加驱动来驱动LED灯。

图2   仿真电路

        当驻极话筒有声音和处于黑夜时,用仿真测量各点的波形如图3,示波器ch3出一直为高电平,LED灯一直处于高亮状态。

图3 有声音和夜晚各测量点波形

我们可以控制输入声音和改变光敏电阻阻值,会看到声控灯变化的整个过程。图4和图5分别是声音产生和声音消失的测量波形,我们能够完整的看到音频信号如何影响控制信号。

图4  从安静到有声音波形变化
图5  从有声音到安静波形变化

电路搭建:在电路板上搭建仿真时的电路图。我们通过实际电路观察状态。测量点我们选择和仿真电路的测量点一样。

图6  搭建电路

打开示波器观察工作时各个点的波形,图7的波形时和仿真时测量点波形对应,可以各个测量点,观察其他位置波形状态。

图7  稳定时测量波形

声音从无到有变化,当驻极话筒检测到声音后,声音进固定放大电路后,可以看到led被点亮,电容一瞬间也被充满电。声音一直存在下,电容也在一直充电,保持高电平。

图8  声音从无到有变化过程

声音从有到无变化,当驻极话筒没有检测到声音后,电容慢慢放电,可以看到在电容放电过程中,led还是在亮,当电容电量不能驱动三极管时,led才熄灭。

图9  声音从有到无变化过程


声光控灯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