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转眼间2022年也快过去了,年关又要来了,淘宝也早早地开启了年货节的活动。
说到买年货,现在市场上的年货也琳琅满目,选择起年货来也是挑花了眼。除了水果和补品之外,新兴的零食礼包也成了众多年轻人送年货的选择。而三只松鼠等网红零食品牌也成了众人口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品牌。
而且在三只松鼠火了之后,大家不仅在备年货时会选择三只松鼠的产品,还会在节日送礼时选择三只松鼠礼包,而且一些喜欢吃零食的消费者也会自己买回家吃。

三只松鼠爆火的同时,背后的公司也大赚了一波,不仅营收突破100亿,而且公司的估值也一度涨到了360亿左右。抓住火爆时机的三只松鼠也在2019年成功上市,上市之后的三只松鼠也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之后的市场中,又出现了一系列的零食品牌。而且打法和三只松鼠的战略大同小异,甚至有的品牌还和三只松鼠用的一样的供货商,在这样的竞争下,三只松鼠的优势不再明显。而且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下,三只松鼠不再是零食界的香饽饽。

1. 早期“融资”助力发展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定位于纯互联网的食品品牌企业,成立时的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不过在成立之初就获得了IDG资本的A轮融资。
说起来,三只松鼠其实不像是一家食品公司,更像是一家金融互联网公司,因为从成立之初,三只松鼠就是奔着上市去的。而且后期一系列的融资活动,也是一路急匆匆进行。
在2012年至2015年之间,三只松鼠总共完成了4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了4.6亿元,估值达40亿元。到了2015年底,仅成立3年的三只松鼠就冲刺了A股,但是后来的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

2017年,三只松鼠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准备正式冲击A股市场。但是在半年之后,因为当时的签字律师辞职而被迫停止审查,几天后更新了招股书,IPO的身躯才恢复正常。不过几个月之后,三只松鼠又因为一些事故,取消了证监会的审核。直到2019年,才成功上市。
三只松鼠备受资本的信赖,也不是全无原因的。
在品牌发展模式上,“三只松鼠”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利用B2C平台实行线上销售,迅速开创了一个以食品产品快速、新鲜的新型食品零售模式。这种特有的商业模式缩短了商家与客户的距离,确保让客户享受到新鲜,完美的食品。开创了中国食品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的先河。

三只松鼠凭借着其独特的销售模式,在2012年双十一当天销售额在淘宝天猫坚果行业跃居名,日销售近800万。其发展速度之快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而且三只松鼠还打造了非常有特色的IP形象,凭借着卖萌营销和贴心服务给品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也争夺了线上零食市场五分之一的占用率。
目前,三只松鼠的主要产品囊括了坚果、膨化食品、薯条、饼干和咸味小吃等品类。

2. 电商玩法才“够味”
三只松鼠在前期就确定了走线上的销售渠道,主要打造电商平台的影响力。而这一思路也来源于三只松鼠的创始人——章燎原。
章燎原的前半生可谓是风风火火,小时候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但是后来为了生存,也曾换了20多个工作。但是他在关键时刻发现了商机,最后创造了三只松鼠,成为带领零食上市第一股的领头人。
很多人猜测也许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和靠山,才让章燎原选择了电商这条道路。其实也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章燎原在众多工作经历中嗅到了电商的优势和红利。

在创立三只松鼠之前,章燎原就创办了一家叫壳壳果的品牌,在网上卖起了核桃。虽然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还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是在当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凭借着壳壳果,章燎原在一年的时间内就达到了2000万的销售额。
也是这次的成功,让章燎原决定走电商的道路,这才带着坚果和三只松鼠出发了。
不过那时候的章燎原也确实需要资金,而幸运总是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那时候一个同样看好电商发展的投资人李丰,带着资金来到了章燎原的面前。

作为一个投资人,李丰也早早的就看到了电商的潜力,他坚定的认为电商才是未来最受欢迎,也是利润最大的市场。在谈话中,他告诉章燎原,只要你敢做,我就投资你。于是在2012年,三只松鼠经过全新包装,带着李丰的150万元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电商时代。
再后来的发展中,章燎原也不负所望,他有着掌握消费者心理的敏感,在电商界被称为“电商品牌倡导者”。
三只松鼠在电商模式的推动下,也从一个只有5人的初创团队,发展壮大为一个有700人的成熟电商团队。而且他的团队平均年龄在23岁,是最能带动电商发展的年龄段。

3. 连续亏损,风光不再
百亿营收的线,三只松鼠没能再闯过去。在4月22日,三只松鼠发布了2021年年度财报及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三只松鼠实现营收97.70亿元,同比下降0.24%。
这是三只松鼠连续两年营收下滑;2021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亿元,同比增长36.43%。
最近两个季度,三只松鼠的表现更不理想。2021年第四季度,三只松鼠亏损3114.48万元。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三只松鼠营收同比下滑15.85%至30.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8.75%至1.61亿元。

究其原因逃不过轻资产模式。
因为电商的打法需要资金和人力,这就导致了三只松鼠并不能自己生产产品,只能找代工厂加工。但是这一模式就代表着生产标准是难以统一的,所以很容易出现产品的品控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品牌差评变多。
而且在渠道选择上,三只松鼠的电商玩法在近几年也开始失去优势。其实三只松鼠其实也看到了自己的这一弱点,在上市之后也开始把资金投入到线下门店,想到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不过线下渠道的成本太高,而且竞争对手下手更早,所以扩张起来也不容易。

前期快速发展导致了根基不稳,虽然吃到了互联网的红利,但是仍然没能一条路走到黑。
结语
三只松鼠前期的发展有多精彩,后面的落差就有多大。随着百草味、良品铺子等同质化品牌的进入,零食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
不仅是三只松鼠,主要打线上渠道的品牌都要以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