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星海区,有些想说的话

2018-05-04 04:26 作者:小小的垠  | 我要投稿

中学时代,往往是对历史军事热血沸腾的年纪,崇拜强者、对未来充满期待。而离我们最近的世界大战,成为了最熟悉的舞台。人数最多的应该是德粉吧,歌颂曼施坦因的计划,牢记隆美尔的名言,沉醉于古德里安的速度,赞叹邓尼茨的决绝......很怀念那段时光......

对于一个成长或者说是复苏中的大国,德国和日本确实是充满诱惑的模板,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战后反思。最糟糕的事就是主观片面地去理解事物,甚至无脑崇拜衍生发展成的所谓德棍、黄纳、精日。

过了热血上头的那几年,现在想想,单谈军事的话,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事——我们所熟知的常识,都是对的吗?比如以下的梗:


隆不在 : 隆美尔一到关键时刻就不在指挥部

古不帅:古德里安没当上元帅

曼不群:曼施坦因总看不起别人,尤其是在写回忆录时候。

戈不灵:戈林打保票的事总不灵

莫不攻:莫德尔善守不善攻

邓不浮:邓尼茨不怎么管水面舰队

雷不潜:雷德尔不重视潜艇部

博不幸:博克不幸被飞机干掉了

保不死:希特勒让他自杀他没死

伦不管:伦德施泰特经常不管事,有时是把该自己拿主意的事交给手下,有时则是照抄小胡子的命令


首先,千古奇冤哥布林。

然后是那些影响深远的名将著作。

回忆录我们拿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举个例子吧。

回忆录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写自己对过去的记忆。一家之言,强调和夸大自己的看法,有意无意地经过大脑的选择性加工后,甚至最后变成吹比和甩锅,比如曼不群的“失去的胜利”——如果我来指挥这种马后炮……除了精美的地图值得收藏、神话般修饰过了的战术值得学习,关于有意无意加工过的“事实”,别太当真。

步兵攻击作为隆美尔的早期著作观其大略即可


所以说,看历史,还是看史学家的著作比较好,毕竟将军们的工夫可能并不在于纸上谈兵。

在B站的话,可信度较高的是对MHV的授权搬运

MHV奥地利小哥授权给了B站的一些UP主搬运

然后是星海社卧烟社海权社等等自制的作品

还要一点要强调的是,别只看一家之言,尤其是面向国内的,262、每日点兵(军榜TOP)、天下有警有些过于主观,至于迷彩虎和之前的日本有罪,更是不负责任地乱扯淡,什么都能编的出来。

最后是别人的二战书籍推荐:

随着越来越多的战时文件解密,一些很老的著作可能有些“过气“”了,比如东进和焦土,可能的话,看的时候多查查最新资料。

关于星海区,有些想说的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