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俭医生: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在早晨更容易发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卫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约1500万人的生命或直接或间接被心脑血管疾病夺走,接近世界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总人数约2.7亿,说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且死亡率还在不断攀升。而据医生们统计发现:接近30%的猝死型冠心病和40%的心肌梗塞都发生在清晨,其中中风在早晨的发病率大约是其他时间段的3~4倍。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或脑部的血管发生了病变,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些疾病之所以在清晨的发病率都比较高,主要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1.体内缺水
正常情况下,由于睡眠的时候无法有效补充水分,所以经过一夜的消耗,身体处于一个相对缺水的状态,血液中的水分大量减少,血液浓度升高,因此非常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动脉血管堵塞,从而引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
2.血压晨峰
人的血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每天随着不同的时间出现一定的波动。人从睡眠状态转为逐渐清醒时,血压会在短时间内从相对较低的水平逐渐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此时可以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时间”,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血压的巨大波动,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心率变化
在睡眠状态下,心脏跳动缓慢。清晨醒来之后,心脏的跳动速度逐渐加快,大幅心肌需氧量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很容易造成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脏病、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发生。
4.血液因素
清晨,血液中血小板的活性增高,血液抗凝能力降低,所以,非常容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同时,在清晨这段时间,血管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发生斑块破裂,脱落等情况,广泛影响动脉系统,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心脏病或脑梗死。
5.生活因素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晨练的习惯。晨练不仅有利于强壮身体、塑造体形,还可以增进健康。
其实晨练不仅有各种好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清晨时分,人体通常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而晨练会大量消耗体内的养分和水分,从而进一步加重体内的缺水缺氧状态,从而增加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北京四惠南区中医黄俭医生擅长中医内科杂症(失眠抑郁、甲状腺疾病、神经衰弱等)、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眩晕、脑梗塞及脑出血后遗症等)、脾胃病(胃炎、溃疡病、食管炎、各型肠炎等)。同时,擅长利用中医药改善肿瘤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