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美国医院工作,一个细节暴露中美差距:我们比美国到底差在哪?

2023-02-27 02:45 作者:代天少许  | 我要投稿

  希望个别人不要再替up辩解了,大家应该擦亮双眼,尤其是年轻的朋友,去看看up是否是夹带私货了:从1分50秒就开始输出“私货”了……下面我驳斥几个方面:

1. Up主忽视众所周知的现在中国后来居上的产品和技术。

“弯道超车”就是个比喻,意味着后来者要在相同领域超过先来者:可以在同类产品超过(比如中国高铁、大疆无人机、“东风快递”);也可以是通过新的替代产品超过(比如新能源汽车和电池、5g领域方面),即像有朋友提到的换赛道;可以是同一技术领域超过(比如特高压输点技术、北斗导航)……这些实例太多了,up主难道真的都没听过吗?还是别有用心的选择性忽视,仅拿一般大众不太了解的医学精密仪器做例证。

2. Up主论证方式错误,推导不出必然结论。

   由个别现象,你能推导出所有的一般的、普遍的情况都是如此吗?你以为你是牛顿啊,人家牛顿证明万有引力也不是仅从苹果掉在地上而没有其他实验和论证就得出了万有引力了吧?你这种以偏概论怎能站的住脚呢?即使完全按你讲的医学领域现在都是那些西方国家遥遥领先,就怎能推导出其他领域都是如此呢?怎么就能推到出未来我们的医学领域仍超不过他们呢?

3. 莫偷换概念,借“踏实肯干、打好基础”之明,打击国人“弯道超车”的信心,甚至永远要以仰视姿态来敬畏先进于我们的国外精密产品和技术。

   首先弯道超车不完全等同于走捷径,其次走捷径和脚踏实地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弯道超车是后来者居上,可以说它是一种结果。走捷径可以说是一种方式,是一种行为,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若用来形容人老走捷径,一般表示这个人爱偷懒,不踏实,甚至是偷奸耍滑。但作为一种中性的方式或行为,“走捷径”并不总是消极的、贬义的、负面的。

   数学中相遇追及问题,追击时间=追及路程/二者速度差。字面理解走捷径的话,就是抄近道了呗,是不是就相当于缩短了追击距离,是不是就会更快追上了,在二者速度相同甚至后来者速度低的情况下,只要近道够近,也能够追上,是吧?对比4g和燃油汽车,那5G和新能源电动车就是新赛道。当然,走捷径并不总是走的通、走的顺,如氢能汽车也是开辟的新赛道,至少从目前市场来看并不成功,提前布局的车企并未收到理想的回报。

   换个角度想,还是相遇追击问题,前车快后车慢,后车套根拉绳在前车,把后车速度提上来,然后自己在努力基础上再提提速,也是追及的一种捷径吧?比如合资企业、海外收购等,虽然这方面的拉力效应目前还不明显;再如击落犯境敌机,提升我军飞机技术,也是追赶的一条捷径。

   所以至少从以上两种走捷径方式来看,走捷径并非一定是坏事,也并不等同于投机取巧、不踏实肯干。

   而且up主后面所举不给女儿买电子词典的例子也是混淆概念,按up主的逻辑就是用电子词典就是“走捷径”(不踏实,打不好基础),用纸质电子书就代表着做好了基础工作。但是你要知道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都是工具,在打基础方面都有作用的。而且现实中查字典就是一种针对性、目的性强的行为,我们查的是某个词,而不是某个词的前后左右的词,我们查完理解了这个词后,往往会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学习,很少有人会改变原来的学习计划目的,单独学下所查词旁边位置词的词义。如果说背单词的话,纸质和电子词典各有优缺点,那为何要将它们割裂开来,分别定义为踏实和投机呢?歪理邪说根儿都不正,哪能拿出逻辑清晰、思路缜密、经得起推敲的例证呢?

   写这么多的目的,不只在批驳此up观点,更在于希望大家可以不轻信不盲从,独立思考,能辨是非,尤其是年轻朋友,不要被套着各种外衣的别有用心言论带到沟里去。试想弯道不能超车言论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我们的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弯道超车,我们如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所以我们应坚信弯道可以超车,我们在努力提高自身前进速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好弯道,甚至是适时根据条件创造弯道,以期在相关领域实现后来者居上的成效。

在美国医院工作,一个细节暴露中美差距:我们比美国到底差在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