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许多年——昆剧《千年一叹》观后感

2023-03-17 13:28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昨天去小剧场看了一场昆剧,这是我第一次进剧场看戏曲。

出发点说来好笑,我好奇为什么老郭说了那么多年相声,现在热情却转移到唱戏上,唱戏有那么好吗?

想知道,于是我就买票去看。

之所以在众多曲种剧目中选《千年一叹》,因为它是以金圣叹为主角的新戏。

《千年一叹》由金圣叹的三梦构成,一梦水浒,二梦西厢,三梦哭庙,最后面对要么认罪要么禁书的选择,金圣叹选择了认罪,失去名声,失去清白,失去姓名,但要留下自己写的书稿,书稿不能绝。

挺好看,一点儿都不存在“一句话唱好久”的问题。我甚至感激节奏上的舒缓,让我有暇慢慢品位体会文人的绝望:庙堂走不通,江湖行不远,举荐无望,隐逸无门,天下之大没有我的去处,我好像很有才,但我又好像很没用。

这种绝望,曹雪芹也有。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许多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

那个时代的痛苦不仅仅来源于文人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也来源于思想哲学和社会制度都到了一个阶段的末尾。

过去理想的社会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是君正臣贤,但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

尤其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会受到很大冲击:我们过去坚持的东西,到底对不对?它还有没有价值?


昆剧《千年一叹》的编剧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只是展示了金圣叹的痛苦。

晋剧《傅山进京》的编剧则让傅山坚持了原有的思想,并在此思想基础上接受了清代明:(康熙)已近正脉。

曹雪芹给不出彻底解决痛苦的办法,只给出了不那么痛苦的办法,也就是秦可卿托付给凤姐的两条:一要有钱,二要有人。钱从祭田出,家塾不能散!

才能不够补天,就先追求“齐家”。

在男性那希望破灭,就尝试从女性处寻找。

总要有个挣扎,总得找个办法。

现实不成,便求希望。

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千年一叹》是悲剧,但我看得并不悲伤。

第一个原因,我和金圣叹不能共情,我只会观察他,不会代入他。

第二个原因嘛,作为生活在现代中国、接受了义务教育的人,我觉得金圣叹这种文人的痛苦很容易解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许多年——昆剧《千年一叹》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