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象同学有社交牛逼症

2023-02-07 19:34 作者:事太多心也烦  | 我要投稿

在寒冷的北极海域,髯海豹和海象显然是面部特征最容易识别的鳍足类动物。然而,这两个物种之间的社交差异极大。髯海豹性情孤僻,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成小群出现。而海象可谓是社牛,一年四季基本都成群活动。

图1:髯海豹

海象是北半球的第二大鳍足类动物,长长的象牙和浓厚的胡须使得它们特征格外明显。它们广泛分布在北极和亚北极海域,分为两个亚种:太平洋海象和大西洋海象。太平洋海象成年雄性平均重达1.1吨,雌性平均有800千克重;大西洋海象则小得多,雄性重900千克左右,雌性平均只有约560千克重。新生海象幼崽便可重达约33-80千克,身长超过1米。

图2:海象幼崽

之前提到,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合群的鳍足类动物。首先,海象群体非常庞大,而且全年都成群结队;其次,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冰上,在水中休息,巡游或进食都得结伴。群体生活的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可以找到分散的食物资源,学习可能是促使海象回到过去几年进食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知识和传播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行为。

图3:群居的海象

群体生活的另一个优势是方便逃离捕食者,2013年的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当少数海象在陆地上发现距离它们60米内的北极熊时,如果它们选择逃跑,那么海象群的大多数成员也会跟着逃跑。因为海象的视力很差,大多数海象并没有直接发现北极熊,而是对其他海象的行为做出反应,即从众行为。

图4:面对北极熊选择撤退的海象群

虽然海象视力差,但是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一样,海象对声音非常敏感,拥有良好的听力,它们在陆地上能够听到大约60赫兹-23k赫兹音频的声音,在水下的听力范围则要更广,这使得它们能够听到一种比北极熊更加危险的捕食者—虎鲸的声音。虎鲸在狩猎海洋哺乳动物的时候并不会使用回声定位,因为这样容易被听觉灵敏的海洋哺乳动物所察觉,从而失去偷袭的机会,所以它们会尽可能的安静,从而隐蔽自己的行踪。但是虎鲸不擅长潜水,加上体型庞大,在水面活动时难免会发出声响。海象一旦窃听到虎鲸活动的声音就会立刻做出反应,所有成员都迅速游向彼此,加速向浅水区退去。

图5:退到浅水从而幸免于虎鲸攻击的海象群

另外,群居生活可能也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这对年轻的海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们的脂肪层较薄。海象可以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鳍状肢的位置,从而调节身体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以此来保暖或散热。海象的群体大小也因位置而异,一般水里最小,冰上其次,陆地上最大。大多数海象种群是迁徙的,与冰分布的季节变化相一致。

图6:太平洋海象的活动(一般在冬季南迁到白令海中部和北部,夏季则北迁到楚科奇海)

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成年雄性和包含雌性与幼崽的群体彼此隔离,未离开母亲的幼年海象(0岁,1岁。2岁不等)一般在群体中最靠近水的位置。

图7:雌海象群

海象的核心社会单位是母子对,因为它们在哺乳期间形影不离,此后多年仍可能在一起。断奶后,年轻雌性倾向于继续和成年雌性待在一起,而年轻雄性可能与母亲所在族群待了2-3年后就会加入其他成年雄海象的族群,海象幼崽完全独立可能要到4岁。繁殖季在1-3月,2月达到高峰,幼崽在春季迁徙之间出生。雌性和幼崽(尤其是雌性幼崽)之间长期且牢固的纽带联系,可能会使它们之间未来的“优先互动”成为可能。雌海象和它们的后代一起活动,可能长期一起觅食。在这段时间里,有幼崽的雌海象比没有幼崽的雌海象花费成本要高许多,因为它们要花更多时间在陆地或浮冰上,这样觅食的时间会被大大压缩。

图8:有幼崽的海象与没有幼崽的海象在陆地或冰面花费时间对比

聊完这些,下面来说说海象最显著的特征吧。象牙显然是海象的标志性特点,无论雌雄海象都有象牙。过去科学家认为象牙有助于海象在海底淤泥中挖掘贝类,但后面象牙功能主要是社会性的。从幼崽之间的玩闹到繁殖期成年雄性之间的升级战斗,象牙都被同样且无一例外地被使用。发情的雄性经常用力撞击对手的象牙,这可能会导致象牙断裂。长牙的雌性比短牙的雌性占优势,它们像雄性一样向彼此展示长牙。另外,象牙作为一种标志性特征,可能有助于海象识别彼此。象牙也可以帮助海象登录陆地和浮冰,海象睡觉时会把长牙钩在冰上,把它们作为支柱和锚来使用

图9:两头雄海象向彼此展示象牙
图10:两头年轻海象之间的玩闹

除了用于种内社交,象牙也可以用于对外反击捕食者,尤其是北极熊。最后,极少数情况下海象也会用象牙捕食海豹,捕食海鸟或与海鸟玩耍。

图11:海象用象牙和北极熊对峙

之前我们提到,象牙过去曾经被误认为是用来挖掘贝类的,现在已经辟谣,那么海象如何觅食呢?实际上,海象通过吸力挖开淤泥寻找贝类。吸力机制包括对舌头的精细和大体控制,舌的作用就像活塞一样。海象的上颚呈高度拱形,面部和唇部肌肉大大增大,这是为了通过噘起吻侧嘴唇和堵住侧口来减小嘴巴开口的大小;这有助于保持口腔内的亚环境压力(即吸力)。觅食的时候它们睁着眼睛,通常面向海底水流,这样它们能看得最清楚。之后移动前鳍(通常是右鳍)来排水,然后从头部前面的区域清除沉积物。最后,海象把水喷射到淤泥中,使猎物暴露出来,并把猎物吸入口中。

图12:海象觅食模型


海象同学有社交牛逼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