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骑士团长》读书随感(三)
《刺杀骑士团长》系列已经基本阅读了四分之三,不出意外明天就能够读完。而整体的读后感还需要时间整理沉淀,所以难免会延后几天。
来到《刺杀骑士团长》的流变隐喻篇,故事已经全然变成了魔幻的故事。毕竟如果之前“我”看到的由理念化形的骑士团长是“我”精神不安定的产物的话,那么下篇出现的诸多灵异现象——雨田具彦的灵体返回家中、古铃/厨刀不知去向、秋川真理惠离奇失踪、理念“骑士团长”被刺身亡乃至“我”跳进“隐喻”开辟的道路(刚刚看到这个情节),都已经大大超出了现实可解释的范畴。
但这反而是我乐于见到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便于很多东西的发展与说明。其带有的隐喻更具有仔细琢磨的韵味。
简单说两个我比较喜爱的情节吧。
第一个,是当免色涉第一次来到“我”家打算见可能是自己骨肉的秋川真理惠的时候的情节。这段情节最突出的就是将免色涉这个颇带有几分世外高人色彩一下子还了俗。在整个系列的上篇,免色涉仿佛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洒脱、睿智、经历丰富,如同摆在宫殿中的精美雕塑,总能够吸引到他人的目光。
而这段情节中的免色涉,就像多年寻女而不得的父亲,终于得见,反而变得紧张、困惑、顾虑重重,甚至想用“给车轮测测气压”这样蹩脚的理由逃开。当时看得我是阵阵发笑,这前后反差给了这个角色一种近亲感,不再像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莲花了。这一情节无论从趣味性还是人物立体塑造的意义上,都是极其好的一段。
第二个, 是“我”与雨田政彦之间就政彦父亲的过去展开的一系列谈话。严格来说这一部分更像是借政彦之口补充关于《刺杀骑士团长》这副画的历史背景。这副画是雨田具彦在苦闷之中的寓言式画作,具彦在二战这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被带走了无数宝贵的东西——弟弟参与南京屠杀,受良心谴责,割腕自尽;深爱的恋人、信任的伙伴卷入暗杀未遂的政治风波,受尽折磨而死;就连本人也受尽拷问,被日德双方同时下令封口。
对他而言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而这幅画就诞生于具彦强烈的“刺杀意愿”之中,戴着层层枷锁和外壳,试图将那段隐藏在历史中的黑暗铺于纸上,以这副画寄托此生永无可能实现之悲愿。令观者扼腕。
而读者也能够透视这其中所想表达的意涵,二战中时德国的黑暗对人带去的深重伤痛,战争屠杀罪行对人性的扭曲、扭曲环境下美丽事物被摧残的痛苦。作者以历史车轮下的个人命运为这幅画的背景,虽然不够全面,却足够引起共情,让读者去理解,去警醒。
明天就是最后一天,读完之后自有随感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