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纸隔板高效过滤器,铝箔隔板高效过滤器,耐高温有隔板过滤器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纸隔板高效过滤器,铝箔隔板高效过滤器,耐高温有隔板过滤器: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分为纸隔板高效过滤器、铝箔隔板高效过滤器和耐高温有隔板过滤器。用于各种级别的洁净室的终端过滤以及各种局部净化设备,如洁净工作台层流罩等环境空气净化。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简介: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分为纸隔板高效过滤器、铝箔隔板高效过滤器和耐高温有隔板过滤器。用于各种级别的洁净室的终端过滤以及各种局部净化设备,如洁净工作台层流罩等环境空气净化。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用途:
用于各种级别的洁净室的终端过滤以及各种局部净化设备,如洁净工作台层流罩等环境空气净化。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特性:
1.效率高(主要捕集0.5µm以上的微粒);
2.阻力低;
3.容尘量高;
4.风速均匀性好。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原理:
拦截
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运动或无规则布朗运动或受某种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当微粒运动撞到其它物体,物体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分子团与分子团之间的力)使微粒粘到纤维表面。进入过滤介质的尘埃有较多撞击介质的机会,撞上介质就会被粘住。较小的粉尘相互碰撞会相互粘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空气中粉尘的颗粒浓度相对稳定。室内及墙壁的退色就因为这原因。把纤维过滤器像筛子一样看待是错误的。
惯性和扩散
颗粒粉尘在气流中作惯性运动,当遇到排列杂乱的纤维时,气流改变方向,粒因惯性偏离方向,撞到纤维上而被粘结。粒子越大越容易撞击,效果越好。小颗粒粉尘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撞击障碍物的机会越多,过滤效果也会越好。空气中小于0.1微米的颗粒主要作布朗运动,粒子小,过滤效果好。大于0.3微米的粒子主要作惯性运动,粒子越大效率越高。扩散和惯性都不明显得粒子最难过滤掉。测量高效过滤器性能时,人们经常规定测量最难测量的粉尘效率值。
静电作用
由于某种原因,纤维和微粒可能带上电荷,产生静电效应。带静电的过滤材料过滤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原因:静电使粉尘改变运动轨迹并撞上障碍物,静电使粉尘在介质上粘的更牢。能长期带静电的材料也称作"驻极体"材料。材料带静电后阻力不变,过滤效果会明显改善。静电在过滤效果中不起决定作用,只起辅助作用。
化学过滤
化学过滤器主要有选择性的吸附有害气体分子。活性碳材料中有大量看不见的微孔,有较大的吸附面积。米粒大小的活性碳中,微孔内面积有十几平方米大。游离分子接触活性碳后,在微孔中凝聚成液体因毛细管原理呆在微孔中,有的与材料和而为一体。没有明显化学反应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有的对活性碳进行处理,被吸附的颗粒与材料进行反应,生成固体物质或无害气体,称为化学吸附。活性碳在使用过程中材料的吸附能力不断减弱,当减弱到某一程度,过滤器将报废。如果仅为物理吸附,用加热或水蒸汽熏可使有害气体脱离活性碳,使活性碳再生。
重力效应
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离气流流线的位移而沉降在纤维表面上,这种作用只有在微粒较大(>0.5um)时存在,这是微粒重力作用太小,当它还没有沉降到纤维上时已随气流通过纤维层。因而,对粒径小于0.5um的微粒的过滤,重力沉降完全可以忽略。

高效有隔板过滤器产品作用:
1.高效有隔板过滤器主要用于0.3um以下的空气悬浮颗粒,作为各种过滤系统的未端过滤;
2.高效有隔板过滤器广泛用于电子厂、半导体、精密机械、制药、医院、食品等行业中对洁净度要求交高的民用或工业洁净厂所的末端过滤。
高效有隔板过滤器产品滤料:
超细玻璃纤维,PP高效纸。

高效有隔板过滤器相关常识:
高效有隔板过滤器是针对不同粒经,高效过滤器的效率最高可达99.999999以上(国外)。有人总把过滤器的效率等级与洁净室的级别对应起来, 好像用了多少个9的超高效过滤器就能达到百级甚至10级的洁净度。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念。高效过滤器是系统的核心,但并不是保证洁净度的唯一条件。高效过滤器的效率达到要求只是个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条件。而要达到洁净室的相应级别还应有许多必要条件,如风速、换气次数、门窗密封、人员进出的洁净室控制等许多方面。只有这些方面全部达标才能保证洁净室洁净度要求。过滤器厂家只负责过滤器达标。
高效有隔板过滤器更换周期:
初效过滤器一般2-3个月更换一次,每半年更换一次,这样高效过滤器的寿命一般能在2年以上;但为保护后级高级别过滤器使用及保障洁净室安全运行,许多聪明的业主每月更换初效,每3个月更换中效及亚高效(或者前面所述风柜内末段选用高效做保护过滤器),这样可以保证高效过滤器5年(甚至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而且因为更换后的新过滤器阻力小,空调负荷大大减少,而过滤器更换的费用远小于空调运行所需的电费,频繁更换前级预过滤器实际上是使空调在低阻力负荷下运行,节省了大量电费;

高效有隔板过滤器使用寿命:
对于运行中的洁净室,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价值并不高,全部加起来可能还不到用户几个小时的产值,但更换末端高效过滤器的风险和间接费用会很高。更换过滤器时要停产,停产损失只有业主自己能算出来,这笔损失肯定比过滤器的备件费用高。更换高效过滤器是十分仔细的操作,洁净室内的任何东西都可能价值昂贵,破坏一个部件其损失可能高于全部过滤器的费用。更换过滤器后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有时还要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检测、调试、试运行,三项费用加到一起,可能会与过滤器价格不相上下。聪明的业主总是希望尽可能地延长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不是为了省过滤器那几个钱,他们是想避免因更换过滤器而产生的一堆麻烦。要延长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最根本的办法是将灰尘挡在预过滤器。更换预过滤器一般无须停产,无须调试,所以有经验的业主会把注意力和金钱花在预过滤器及保护级中级过滤器上。对于10K级和100K级洁净厂房,预过滤选用G4、中级可选用F8过滤器(比色法95%),这样,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可达5年。在国外项目中和国内新建项目中,F8过滤器是非均匀流洁净室最常见的预过滤器。 有些场合,对高效过滤器使用寿命的规定不是出于对阻力的考虑,而是其它因素。若厂房中有氢氟酸,而车间空调又不是全新风系统,高效过滤器中的玻璃纤维滤纸会受到回风的腐蚀,为了安全,必须定期更换高效过滤器。有些大的制药厂,每年雨季过后要更换高效过滤器,为的是防止过滤器上任何可能的霉菌污染。有些生物实验室和与危险品打交道的实验室,在开展一项新的重要课题前,为了可靠会要求使用新的高效过滤器。

高效有隔板过滤器检测方法:
国内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测主要依据GB/T13554-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GB/T14295-2008《空气过滤器》、JB/T6417-1992《空调用空气过滤器》、GB/T6165-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效率和阻力》,检测方法包括钠焰法、油雾法和计数法三种,以钠焰法为基准方法。从国际上高效过滤器检测标准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高效空气过滤器测试方法主要有钠焰法、油雾法、DOP法、荧光法和粒子计数法。
(1)钠焰法
钠焰法于1969年起源于英国,欧洲部分在20世纪70~90年代实行,是我国现行的标准方法之一。它的测试尘源为多分散相氯化钠盐雾,“量”为含盐雾燃烧时氢气火焰的亮度。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经干燥形成微小盐晶体颗粒并进入风道,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含盐雾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亮度增加,以火焰的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并以此确定过滤器对盐雾的过滤效率,主要检测仪器为火焰光度计。钠焰法的相关标准有:英国BS3928-1969,欧洲Eurovent 4/4,中国GB6165-85。该方法只能检测灵敏度不高,不能对超高效过滤器检测。
(2)油雾法
油雾法起源于德国,中国和前苏联也实行。测试尘源为油雾,“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以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断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德国规定使用石蜡油,油雾粒径为0.3~0.5µm。中国标准规定油雾平均重量直径为0.28~0.34µm,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相关的标准有:中国GB6165-85,德国DIN24184-1990。油雾法在检测过滤器时,容易对过滤器造成损伤,且不能直接读值,浪费时间。目前德国油雾法已成为历史,德国于1993 年率先颁布了以计数法为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欧洲标准EN-1822就是在德国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军工单位使用该方法。
(3)DOP法
DOP法1956年起源于美国,曾被许多采用,中国标准中也已采用,这种方法曾经是国际上测试高效过滤器最常用的方法。它的测试尘源为0.3µm单分散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液滴,也称为“热DOP”,“量”为含DOP空气的浑浊程度。将DOP液体加热成蒸汽,蒸汽在特定的条件下冷凝成微小液滴,去掉过大和过小的液滴后留下0.3µm左右的颗粒,进入风道,通过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并由此判断过滤器对0.3µm粉尘的过滤效率。测量仪器主要是光散射式光度计(photometer)。相关标准有:MIL-STD-282-1956。
(4)荧光法
荧光法只有法国使用,荧光法的测试尘源为喷雾器产生的荧光素钠粉尘。测试方法是首先在过滤器前后采样,然后用水溶解采样滤纸上的荧光素钠,再测量含荧光素钠水溶液在特定条件下的荧光亮度,亮度反应粉尘的重量,由此计算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法国早已不用荧光法,他们也将欧洲标准化协会的计数法定为国家标准,目前一些核工业系统现场检测过滤器也采用荧光法。
(5)粒子计数法
该方法在欧洲通用,美国超高效过滤器测试方法也比较类似,是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测试方法。尘源为多分散相液滴,或确定粒径的固体粉尘。有时,过滤器厂商要按照用户的特殊要求,使用大气粉尘或其他特定粉尘。若测试中使用的是凝结核计数器,就必须使用粒径已知的单分散相试验尘源。主要测量仪器为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CNC)。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验,计数器给出每点的粉尘的个数,还可以比较各点的局部效率。
欧洲人的经验表明,对于高效过滤器,最易穿透的粉尘粒径在0.1µm~0.25µm之间的某一点,先确定测试条件最易穿透粉尘粒径,然后连续扫描测量过滤器对该粒径粉尘的过滤器效果,欧洲人将这种方法称为MPPS法[14]。美国标准规定只测量0.1~0.2µm区间的颗粒。MPPS法其实也是粒子计数法,因为其所用的检测仪器为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粒子计数器。该方法的相关标准有:欧洲EN1882-1998~2000,美国IES-RP-CC007.1-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