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到底是什么?——关于Obsidian的一些思考,还有一点关于Airtable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OB到底是什么?
到底又是什么,让我在看到OB后,有了抑制不住地想要去和更多人分享的冲动。
上次有这样的冲动,还是2015年那个冬天,我第一次打开一个叫Airtable的网站时。

很有意思的是。
Airtable坚持做Saas,你的数据都在Airtable的服务器上。
OB坚持做本地存储,你的笔记都在你的电脑里。
Airtable说这样你的数据更安全,不要觉得你的电脑会比一个叫Amazon的公司的服务器更安全。
一开始我也不信,但是这都快7年了,当初我存在Excel里的数据,很多都没有了,或找不到了。
但是我Airtable里的那些Bases,一直都在。
所以,不安全,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有人会窃取你的数据,或者说你的电脑键盘会进水,或者你的笔记本会被偷。这些事,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就我所知,我身边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也屈指可数。
不安全,更多时候是指,你自己的本地数据管理策略不靠谱,你真正找不到的数据,要么是被你误删了,或者,你再也想不起,它们到底存在了哪里。
好像跑题了,我们是要聊OB的。
OB的作者说,你的OB文件,将来你的孙子孙女一样也能看。
因为OB用了Markdown,只要你的电脑或者手机还能开机,你就总能找到一个工具打开你OB里的笔记文件。
我在这集视频里讲到,用好OB的关键,不在于用了多少插件,而在于是否善于处理纯文本 。

其实我“骗了”大家。没办法,标题不起好,UP主的辛苦都要打水漂。
但是,我是善意地在“骗”大家。
因为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次,当我接触到一个可以装插件,装主题的工具时,我浪费了太多时间在试插件,试主题,结果用它们做正事儿的时间,大大被压缩了。
比如,12年前,我第一次用Sublime Text,是这样。
比如,11年前,我第一次用WordPress,也是这样。
比如,6年前,我第一次用VS Code,还是这样。
OB的英文论坛里,有人分享说
如果你想用好OB,那就尽量能用它去写东西,加双链,加标签。用着用着,你就更加明白OB的好处了。
对于他的这个建议,我愿意站在我的办公桌上,踮起脚尖,举双手赞成。
不过,我也没有完全“骗”大家。
因为你用的很多插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那些插件处理文本处理的好。
当然是它们的作者处理文本处理的好,因为在那些程序员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可不仅仅是文本,而是充满了各种有用信息的数据。
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我的这个视频——懂数据,你才真的懂OB。你在OB里的每次操作,其实都是在操作数据库。

如果你都看到这里了,那我也要回到开头我提的那个问题了。
OB它到底是什么?
刚才我们讲了那么多,其实就在说两件事。
OB所处理文件的纯文本属性;
OB所处理文件的数据属性。
文本和数据,你知道每天一定要和这两样儿打交道的人是谁吗?

没错,程序员

是的,当你打开OB写东西的时候,其实你就是像程序员一样在工作了。
提到程序员,我希望你不要只是想到格子衬衫和越来越“长脸”的发际线。
我们今天用到的所有产品,都是这些程序员,穿着格子衬衫,无所顾忌自己的发际线,给我们带来的。
以上开玩笑啦!
其实程序员也很多类型的,比如,下面是OB的开发团队。

一对儿Couple和他们的两只猫。
不要小看了那两只猫,它们虽然不会写代码,但是它们非常会删代码。
我也养过两只,我知道。
后来发现,它们删的那些,还真的都没有啥用。

不好意思,好像又跑题了。
其实也没跑,为什么要提程序员?程序员在处理纯文本和数据时,一定离不开的一个东西叫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集成开发环境)。
一个程序员,不怕单身被人欺,就怕有一天,世上突然没了IDE。
对于一个想去整理自己的知识图谱或者搭建第二大脑的人,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你也需要一个IDE。
OB就是你完成这个伟大目标的IDE。
或者用OB最热情(可能也是最帅)的推广者——Nick Milo的说法,OB是你的ITE(Integrated Thinking Environment 集成思考环境)。

集成思考环境,没错,当你的OB真正发挥出它的威力的时候,你一定是在思考,而不是在记录,不是在收集。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爱用Evernote之类的产品,因为我只是感到自己在收集,沉浸于收集了一堆东西的快感,但是几乎没有思考和输出。
所以,OB不是一个简答的笔记工具。
就像Airtable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工具。
一个好的工具,不仅仅会让你效率更高地工作。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更好地去思考你的工作方式和你的工作理念。
这一点,OB和Airtable,都做到了。

感谢你,一路看到了这里。
接下来,让我们更好地一起用OB和Airtable,去工作,去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