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国家部委意见征求会在京召开

2022年7月3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简称传播局)主办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国家相关部委征求意见会,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M楼236会议室召开。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是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作为智库建设工作组织编写的我国科学传播全面情况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按照年度出版,2021年度报告已于当年12月在北京发布。目前编撰的为第二年度报告,从今年初开始,历时6个月完成讨论稿。为进一步优化报告质量,征询国家相关部委主管科普与科学传播工作司局意见,传播局组织召开了本次由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共14个部委科学传播业务主管负责人参加的意见征询会。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是中国科学传播领域现状综述与分析的行业年度报告,分十三个章节,分别从综述、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电影、展览、科普活动、政策、理论研究、科学教育及人才培养、大事记(附录:国际科学传播)等细分模块,对2021年度中国科学传播行业现状与趋势进行系统梳理与要点提炼。
院传播局科普处主持工作副处长马强主持会议。我校原党委书记、中心理事长郭传杰,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科学院监督审计局原局长沈颖、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原局长谢鹏云,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徐雁龙参会。

郭传杰指出:科学传播行业报告在信息智能化时代对国家相关部门决策、社会的安定健康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强调报告的研制工作需要相关部委的支持,报告将有利于国家整体掌握科学传播领域的全面情况,为各部委开展相关的工作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期待报告可以协调好常规性、真实性、现实性与导向性,做成全国同行和政策部门广泛认可的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报告。

中心主任汤书昆向部委领导和专家简介了中心概况、报告编著现状和期望实现的目标。

中心副主任邱成利对报告内容进行了逐章节的介绍和诠释。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科技司二级巡视员安燕等部委代表介绍了各部委科普代表性工作成果,并从各自领域视角,对《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的整体框架、行文逻辑、表达方式以及具体内容提出了非常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增加科普政策汇编、组织科学传播十大事件评选、组织科普大咖和科普优秀作品推介、设计科普用户画像等。同时,各部委科学传播工作同仁表示会协力做更广、更深的国家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研究与规划。




周德进局长作会议总结:对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勇挑重担”作出了肯定,对各部委同志对于报告的认可、理解与宽容表示感谢。建议编撰工作组对各部委意见作及时梳理、汇总,并对报告的修改、凝练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编委会将在充分听取各位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抓紧时间进行报告的补充修订工作,完成《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的出版与发布工作。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