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驹列传】梦·小栗帽(八)
第三章 若武者見参
第1节,育成
1987年1月28日下午两点多,ハツラツ被移送到鷲見昌勇的厩舍。这天,在接受了笠松竞马场的检疫所检查、确认无异常后,ハツラツ获得了入厩许可。接到通知后,鷲見昌勇去马房看它。
去年十月,在稲葉牧场见到的ハツラツ还带有幼年的稚嫩,如今经过4个月的训练,已经没有那些感觉了。
在离开稲葉牧场后,ハツラツ先是被送往岐阜县美山町的美山育成牧场。在那里,小马学习适应人类的乘骑,[其行为]与野生马分道扬镳。
想要成为赛马出赛,需要经历繁重的训练。
第一步是骑乘训致,也就是骑手骑在背上的练习。进行骑乘训致的最佳时期是在出生19个月之后,作为时机很合适。
话虽如此,在马看来,这辈子第一次有人骑到自己的背上、而且居然还想操纵自己,对此当然是惊讶地进行抵抗。
在美山培育牧场住了四个月的ハツラツ,接受了马衔、胴缔、骑乘等训练。
马衔是一种马辔。
正如其字面意思,是马的嘴上挂着的像车轴一样的金属棒,两端是系在吊起来的环上。无论多么狂暴的马,只要戴上马衔,就会被迫对人顺从。这东西起到了和镶嵌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环一样的作用。因为马衔被塞进马嘴的深处,所以不会轻易掉落。如果被用力拉的话,会带来激烈的疼痛。
牧场也有不同的训致用马衔,有的使用的是悬挂在舌头中央部分的键片。当马用舌头去玩嘴里的马衔时,会把口水带出来。
不管怎么说,小马习惯马衔需要三周到一个月的时间。
马衔的两端,是被叫做马衔环的金属制轮状物,连接着头络与手纲。
[下文我直接写成笼头、缰绳]
笼头的环带固定在马衔的位置,骑手可以通过缰绳操作马衔,将自己的指示传达给马。根据马衔在嘴里的动作,除了可以发出跑或停止这样的指示外,也可以是别的复杂动作。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在竞马场看到的马,都是按照骑手的意思奔跑于赛道上的。但马不是一开始就能像那样载着骑手奔跑。在那之前,还有很长的教育过程。
当马对马衔还有抵抗感的时候,就被拉扯着运动起来。将调教索与马衔联接,调教者拉着马走了起来。首先是要学会如何笔直地走路。
第二阶段是腹带。
腹带是将马鞍和马身系紧固定的腰带。这在马看来也是很拘束的东西,可以说是充斥着千万种麻烦,仿佛是一种拷问。所以马会因厌恶而暴动。即便如此,只要系着腹带放置一昼夜,大部分的马也就不在乎了。
第三阶段是马鞍。
第一天,让马背着马鞍运动。从第二天开始,把手放在马鞍上,观察马的反应。
如果马表现出拒绝的话,就要再等等,等到它习惯马鞍。如果手放在鞍上,即便用力下压也不会折腾的话,就把铁棒挂在腹部的马鞍下方。用这个方法持续一会儿,再尝试把一只脚挂在鞍上,试着去骑乘。到了这里,终于接近完成了,但是还不能长时间坐鞍。从第二天开始,坐鞍的时间会逐渐变长。
在育成场中,也有仅10天就结束骑乘训致的。这通常需要两三个老手一起进行。去中央参赛的马几乎都在短时间内结束了训致,训练重心偏向实战。
在这方面,去地方的赛马显得很悠闲。一般在三个月内装上马鞍,人第一次骑到背上时也不会太过惊吓。
考虑到每月的育成费要大约8万日元,能那么做的人估计都是老熟人。
地方赛马练马师的工作,也包括部分育成牧场的内容。
对于入厩的ハツラツ,鷲見首先要教的是它对马的理解。
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左手前、右手前,要对马衔的这些动作做出反应,必须让身体记住。距离正式参赛还有四个月左右的富余时间,能在那之前掌握就可以了。
回到建在厩舍旁边的住宅,鷲見和小栗孝一打电话,谈到马名登录的手续。
考虑到名字,小栗说:“我决定叫它小栗帽。”
自昭和47年以来,小栗一直用自己的姓给马冠名。再加上父马名字的一部分,可以凑出好多种花样。
鷲見:“キャップ吗……”
鷲見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他希望能取别的名字。几次试着说服了小栗,寻思如果改不了的话也只能算了,最终决定暂时保留。完成马名注册是在两个月后的4月10日。
厩舍的一天从凌晨两点半开始。像小栗帽这样没有参赛经验的明三岁小马也在这时候醒了。(明三岁是指今年刚三岁[旧算法])。
厩务员给他准备了饲料,小栗帽就好像等了很久一样,狼吞虎咽地吃着,马上吃空了饲料桶,然后安心去睡回笼觉了。
而那些已经在参赛的四岁马、五岁马,要先运动再吃饭,凌晨三点在本马场(笠松竞马场)开始训练。厩务员负责接送自己的管理马,与骑手和练马师传递缰绳。
古马们运动结束回到厩舍,是在早上六点之后。现在到了他们的吃饭时间,而更年轻的小马们在这时候开始训练。这是厩舍所属骑手、见习骑手或调教助手的工作。
然而,小栗帽由鷲見练马师亲自训练。作为个例,这是有理由的。
笠松竞马场有6头跳舞帽的四岁产驹。在让马参赛的时候,会先进行入闸考试,是对参赛资格的审查。而这些马在去年的入闸考试里全部不合格。因为参加了几次都没有合格,所以现在每匹马都被阉割,再参加考试,如今终于通过了。
于是,鷲見直接骑到了马背上。大部分马都不喜欢背着沉重的人,但也可能是比起被人下命令,更喜欢直接行动起来。小栗帽四肢结实,看起来像是一匹很有毅力的马。
鷲見骑上马鞍后,小栗帽恢复了平静,终于肯听话往前走了。
“这不是很听话吗?”鷲見总算放心了。
小栗帽马房周围的区域被称作円城寺厩舍。这里是四十栋厩舍的集合,以高墙环绕,留有北门。门口是和铁路道口那样的遮断机,由门卫操纵着抬起放下。在鷲見昌勇的引导下,小栗帽通过了这个门。
出来后是3.8米宽的软木铺装的马道。向西走200米,地面变成了变成轻木(コルク)铺装。再往西走800米左右,向南拐,就到了10米高的堤坝上。
这是一段陡坡。骑自行车的男高中生也在这里下车推着攀登。坡上是公路,从那里可以直接看到本马场。
竞马场的第三弯道的方向,可以看到名铁名古屋本线的拱形桥梁。在那前面有东笠松駅,再往北大约一公里的地方有笠松駅。从名铁笠松駅到新名古屋駅所需时间是27分钟。举行比赛时,从名古屋来的观客是不少的,但大部分入场者是本地笠松町和岐阜市的居民。
与笠松町相邻的岐阜市有41万人口,自古以来主推织造,服装产业兴盛,是中部地方仅次于名古屋的中坚城市。
流经城市北部的长良川河畔有金华山。在山顶上至今仍保留着战国时代斋藤道三、织田信长等人作为居城的岐阜城。
位于岐阜县羽岛郡笠松町的竞马场,开设于昭和9年1月[1934]。当时的主办者是岐阜县畜产组合连合会。大正14年[1925]以来,位于中津川市的中津竞马场业绩不佳,就转移到了笠松。另外,岐阜县下还有各務原竞马场(各務原市)、养老竞马场(养老郡),都在昭和12年[1937]废止。如今岐阜县只有一座笠松竞马场存续,主办者也多次变动。
根据昭和23年[1948]7月13日颁布的赛马法,竞马场的主办方被限定为政府都道府县以及战灾市。笠松竞马场也随之成为岐阜县营,另外遭遇战灾的大垣市和岐阜市也加入了主办方。
之后,赛马法的一部分(有关主办方的部分)被修改,郡部的罹灾地也加入其中,于昭和24年[1949]11月结成了岐阜县町村竞马组合。
昭和33年[1958]3月,县营竞马被废止,只由町村主办,但由于昭和43年3月的法律修改,竞马场所在地以外的市町村失去了举办权。举办地笠松町和提供停车场及配舍用地的岐南町(羽岛郡)负责执行实务。
两个自治体为了共同处理竞马开催事务,在昭和45年[1970]4月1日设立岐阜县地方竞马组合,延续至今。截至平成3年[1991],组合拥有32名职员,负责发券业务的从业者从五百人。
笠松竞马场的总面积为27.6公顷。位于其中央位置的是本马场的右回泥地赛道,跑道长1100米、宽20米。
在第三弯道处设有ポケット,作为1100米赛的起点。ポケット也设置在第四弯道,从这里进行2500米和1400米赛的出发。
赛道周围共设置了42座照明灯,用于凌晨三点开始的调教(攻あ马)。[之后我直接写攻马]
在本马场的西侧,有被称为円城寺厩舍、药师寺既舍的厩舍区域。马房为木造平房建筑,边上的二层建筑是练马师等人员的住宅。
厩舍屋顶是水泥瓦,雨淋风吹的房屋侧面钉着铁皮。建筑物到处都是斑驳剥落,已经相当老化了。这些都让人联想到昭和二十年代后半期建造的文化住宅。
这样的厩舍合计有106栋,共892个马房。顺便一提,笠松竞马场所属的练马师有45人,骑手有32人。
一栋厩舍设有八到九间马房。一间屋子宽3米,深4米。马房的出入口有一根被称为马栓棒的铁管,横着交叉。屋内墙的左边吊着不锈钢制的饲料桶,右边是装着饮用水的水桶,都被调节到马的脖子的高度。水泥地面上铺着寝藁。[就是睡觉用的草垫]
这就是小栗帽的“新居”。
[爬完上坡]横穿马路后,是平缓的下坡路。下了那里,再右拐,就是本马场。
这一趟离开马房大约20分钟,作为热身来说有些辛苦了。几乎所有的马都不会被骑乘,也就是空马走这一趟。然而,小栗帽却背负着55公斤的负荷。运动量的差别非常明显。
后来的栗东训练中心的坂路特训引起了话题。全长720米的直线跑道,表层铺着阔叶树的木片,是一条高低差为24米、最大斜度4.8%的倾斜坡路,完成于昭和62年[1987]。小栗帽在现役时代一次也没用过。但据说在开始使用那里调教三岁四岁的小马后,关西马就突然变强了。
在小栗帽的情形下,[其力量]或许可以认为是由笠松特有的坂路、在三岁到四岁的一年间锻炼出来的。
在本马场,常步(并足)和快步(跑足)交替进行。这种间隔训练通常持续一个月左右。突然全力奔跑就容易出故障。和汽车一样,需要提前适应一下再开走。
本马场的调教在进行大约20分钟后结束。
沿来时的坂路回到厩舍,吃完午饭后的下午3点,再被带去训练。小栗帽依旧是被骑着出门,进行“骑乘运动”。
在开始训练的第一天,相比别的马,小栗帽承受了更多负荷的运动量。这样的状态,从这个时候开始,每天都在持续着。
晚饭是傍晚6点。饲料的内容是燕麦、麬[麸皮]、切草(干草、チモシー、オーチャード)[后两者是两种牧草:梯牧草、野茅草]、切成细丝的胡萝卜,再把盐和钙(鷲見厩舍使用的是フォラクティン?ブルー)、水添加进去。每次准备2升(3.6千克),一天三次,合计提供6升。
小栗帽每次都像是用舔的一样,非常干净地吃完,一点都没有留下。
转自NGA:CHINA_XK《夢、オグリキャップ》(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