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妹妹雪藏的近十年里,长孙无忌是如何保持政治影响力的?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皇后出于各种考虑迫使长孙无忌辞去尚书省右仆射的实权官职。此后直到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长孙无忌一直没有担任实权官职,几乎是被皇后雪藏。

但被长孙皇后雪藏的近十年里,长孙无忌在朝廷上一直保持着很大的政治影响力。长孙皇后去世后,雪藏多年的长孙无忌几乎是没有过渡地快速成为最重要的宰相之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长孙皇后雪藏长孙无忌的方式是不让哥哥出任有实权的官职。但长孙无忌毕竟是开国功臣兼皇亲国戚,在长孙无忌辞去尚书省右仆射后,唐太宗便任其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

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拜长孙无忌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正一品),是朝廷名义上级别最高的官员。虽然长孙无忌当时没有实际权力,但三公的政治地位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

其次,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是从小长大的发小,关系可谓亲密无间,与长孙无忌商议重大问题已经是唐太宗多年以来的习惯了。就算长孙无忌不担任实权官职,唐太宗还是习惯找询问他的意见。

正因如此,在被长孙皇后雪藏的近十年里,长孙无忌凭借唐太宗的信任和名义上政治地位一直处在贞观朝廷的核心决策圈之内,这才在没有大实权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