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月21日

2020-07-23 10:44 作者:Supernova_Pulsar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我作为一个历史向兼碧蓝航线up主,这篇文字将会使用我一直以来写作历史专栏的方式来进行求证和叙述。我知道,这种微弱的抗议毕竟是无力的,但是我来了,做了。至于走不走,那就看B站的了。

正片开始:

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俄罗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从2017年8月到现如今,哔哩哔哩专栏已经快要诞生三周年了。在这三年之中,我看到了最近的两次界面改动。改动日期分别是2019年11月7日和2020年7月21日。

根据我看到的评论,如果说对于2019年11月7日的那次改动还能说是褒贬不一的话,那么这最近的一次就是一边倒的反对声和抗议声了。笔者也在抗议者之列,虽然说已经下定决心在官方对于此次界面改动的有一个正式的声明之前不再更新任何文章,但是看到很多自己关注的up主都发表了文章来对此次事件进行科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终我还是决定以自己最喜欢的“倒计时”系列的文风来写一篇文字。

我们因为什么而愤怒?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点上。

一是对于“取消禁止转载权限设置”的不满。当然,根据后来官方给出的解释,大多数人可能是误解了专栏原文中官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官方的措辞很容易引起误解,这是不言自明的。要不然恐怕也不会在专栏区的投稿者当中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事实上,官方的本意是:“我们此次只是简化了投稿页面的勾选,该功能是默认开启的。从专栏上线起我们就加入了禁止转载标识,目的是保护原创作品,随着专栏up主逐渐变多,为了更好地保护up主权益,我们上线了原创声明。二者定位有重合,经常会引起误解。(摘自@专栏小天使 的在公告后的置顶评论,有改动)”,而我们大多数人,包括笔者在内,都认为这意味着我们写作的专栏将会不再受到哔哩哔哩的保护。而不再受保护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我想每一位读者,不论是专栏写手,还是普通的读者都明白是怎样的。

暂且不论真相和这样的改动是否有必要,但是这的确成为了昨天的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接下来的官方处理就成了本次事件的令大家不满的第二个大点:哔哩哔哩专栏官方的两个账号,竟然都没有专门发文对事件进行澄清。目前,@专栏小天使 发表置顶评论已经过去了足足十几个小时,而在置顶评论发表不到8分钟后就有专栏作者表示要求官方发文澄清——“因为你们的说明不清楚,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你们能澄清——比起置顶评论,希望官方能把这篇发成单独的专栏。(摘自@Miyasaki-Alan 的评论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没有看到任何来自于官方的声明。而或许正因为如此,很多专栏写作者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官方修改界面的真正意思。

这不禁就令人认为,官方是否不重视专栏区的写作者呢?于是这就将矛盾引向了专栏投稿最深处,也是长期以来的痛苦:我们是否被抛弃了?这种看似危言耸听的想法,实际上并非是空穴来风。与视频区的对比一直部分专栏区写作者的痛处:专栏区长久以来没有荣誉周报,没有数据分析,在网页上搜索某些不发布视频的专栏区写作者的名字弹出来的稿件数永远都是一个大大的“0”。这难道不是一种歧视吗?视频是稿件,专栏就不是稿件了吗?而且在引起剧烈的震荡之后,甚至连一篇澄清的专栏都懒得再发。这怎么能不让人怀疑呢?

我不知道专栏区的负责人是否因为我们群体的愤怒而感到惊讶——或许他(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但如果你已经知道了,那么我只想告诉你:不要为此感到惊讶,因为这种震荡无非是长久以来积压的矛盾被敏感话题点燃而引起的集中爆发而已。就算是不在7月21日爆发,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矛盾迟早都会爆发,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三是APP端的所谓优化。作为一个从APP端开始写作专栏,后来才转移到电脑上进行投稿的写作者,我对APP投稿的辛苦还算得上是了解的。首先,在手机上写专栏是很累的。打出来的字很小,键盘也小。对我来说,在电脑上45-50分钟可以写出来的更新,在APP端上至少要写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在写完专栏以后,我们当然希望可以一次性完成专栏的封面配图,头图设置和定时发布等等。可是现在APP端的这些都被取消了,还宣称这是在“尊重创作者,服务创作者”。可实际上呢?请扪心自问,这样做真的服务创作者了吗?这难道不是正好应了本文开篇引用的那句看似绕口令一样的名言吗?做一个对专栏写作者长久以来的不安和不满心知肚明,却用某些冠冕堂皇的措辞来说谎,这样真的好吗?!

好不好,我无权去评判。只能等待时间的裁决。

我当然知道,哔哩哔哩是一个视频网站。视频给哔哩哔哩带来的流量和收益一直都比专栏多得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官方的服务可以向着视频无底线的倾斜。而且正如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的,专栏方面的荣誉周报,数据分析早已经是长久的缺失。而哪怕就是在没有说清楚而几乎是引起众怒的情况下,甚至都不屑于发出一篇专门的专栏去进行解释。我们并不需要你用华美的词藻来进行文学方面的修饰。你只需要把你自己的本意说清楚!如果你自己都觉得这样的改动都不合适,那么你为什么要作为公告发表出来呢?!

你把我们专栏写作者的尊严又当什么来看呢?!

我不希望我在某一天回顾自己在哔哩哔哩专栏投稿的这段经历时,作出与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当中已经作出的相似的结论:

因此我们的专栏写作生涯只好到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B站专栏发展的过程,是为B站发展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End

7月21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