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24.9 社会主义公有制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9、社会主义公有制[i]
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及劳动产品的公有制,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两种形式:(1)国家所有制[ii]。(2)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公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性,它反映出工人阶级和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不同特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两种形式中,国家全民所有制是高级形式,因为它最充分表现出社会主义社会化的原则。国家全民所有制,它包括着一切重要生产资料,因此,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领导的和决定的作用。这两种所有制形式,就其社会性质来说是同一类型的。都是为人民的利益,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共同目的服务的。但在公有化的程度、产品的销售与分配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别。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433页。
[ii] 全民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