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哲学初探——信息本体论

第一章 信息本质的存在论规定
二、直接存在的物质世界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将整个存在领域分割为直接存在(物质)和间接存在(信息)两大部分。现在我们将对直接存在(物质)予以具体的规定和讨论。
(一)关于“物质”范畴
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是:直接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自然存在、运动和发展的本原和根据。但是,直接存在要仅仅停留在与物质或客观实在范畴的直接类比界说上,它还只是一个未曾展示自身的具体性、丰富性和复杂多样性的一种纯粹的抽象。要具体说明世界的本原和根据,就必须对直接存在(物质或客观实在)范畴进行更为具体的规定。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直接存在着的原型世界。
直接存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它是从诸多其他所有的、具体的直接存在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正因为它是一种哲学的抽象,所以,它便具有了两种性质:其一是,它不能简单等同或归结为各种具体的直接存在形式;其二是,它不能不包括着这些各种具体的直接存在形式的共同本质。所以,我们要对直接存在范畴进行具体规定,就有必要把它所包括的各种具体的直接存在的形式,一一加以罗列,这就是揭示这个直接存在的外延。
恩格斯曾经指出,“物质无非是各种物料的总和”据此,直接存在首先指的是各种物料的直接存在性,这是直接存在这一范畴的最深层次的规定。就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相关理论和假说来看,物料被规定为两种具体存在形式:实体(具有静止质量的实物)和场(不具有静止质量的射线、场、能、波或弦)。
但是,就直接存在的本意来看,它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种物料的总和”上,因为,任何物料都必须有它的直接存在的种种方式和状态。诸如运动、时空、差异、层次、结构等等。这些存在方式和状态也具有直接存在(客观实在)的的性质,因为任何实体和场离开了这些存在方式和状态都将会失去其本身的存在性。所谓“物料”就是以这些直接存在的具体存在方式和状态本身建构起来的。谁又曾见过那种脱离了这些存在方式和状态而纯粹独在的“物料”呢?
另外,所谓直接存在,还包括着这样一个方面,这就是各种物料之间,以及各种具体的直接存在方式和状态之间发生着的种种直接性作用关系和变化过程本身,如相互作用、功能实效、物物转化、流变生成等等。这些关系和过程作为客观直接发生着的直接性事件无疑也是具有直接存在的性质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直接存在的外延具有三个具体的层次:
(一)直接存在物:实体和场;
(二)直接存在方式(包括状态):运动、时空、差异、层次、结构······;
(三)直接存在关系(过程是事物纵向运动的关系):相互作用、功能实效、物物转化、流变生成······;
直接存在的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在直接存在的领域里,物有它的方式,而方式又是物的;物和方式都在关系中存在,关系也同时就是关于物和方式的。三而合一,三而为一。自然中根本不可能有三者分离,或两两分离的东西。直接存在的这三个层次的区别,与其说是关于物本身的,倒不如说是关于对物的描述的。
(二)世界的物质性
在考察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关系时,我们必须看到,间接存在与直接存在相比,并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它是由直接存在派生出来,且又必须存在于直接存在之中的一个世界。从间接存在的角度来看,间接存在是直接存在的反映;从直接存在的角度来看,间接存在是直接存在的显示。无论是反映也好,还是显示也好,间接存在都是以直接存在为根据的。水中的月亮以天上的月亮为根据,人脑中的认识以认识的对象为根据。如此看来,间接存在其实是由直接存在派生出来的。
另外,间接存在并不是在间接存在自身中来反映、显示直接存在的,水中的月亮必须依赖于水这个直接存在,脑中的认识必须依赖于脑这个直接存在。直接存在归根到底是在直接存在中映现、反映、显示自身的。间接存在离不开直接存在的载负。作为在直接存在中反映(显示)直接存在的间接存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存在方式上都具有以直接存在为根据、为条件的特性。这就是世界统一于物质,亦即统一于客观实在,亦即统一于直接存在的逻辑。
有必要强调一条原则:说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不意味着世界上除了物质没有其他。正确的说法是,其他都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以物质为根据、为条件的。这条原则规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区别和界限。
但是,强调说除了物质还有其他,这只是在相对的、特定的角度和方向上成立的。如果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考察,我们又可以断言:世界上除了物质及其属性之外什么也没有。
我们已经指出,间接存在(信息)是由直接存在(物质)派生出来的,是以直接存在(物质)为根据、为条件的。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说,间接存在与直接存在相比,直接存在是第一性的存在,而间接存在则是第二性的存在。这样,在一般表现着的层面上,世界是由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两大存在领域组成的。但是,如果从世界的本原和本性的意义上来说,世界归根到底又可以归结为直接存在。
由于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及其二者关系理论的提出,传统哲学中所表述的物质和精神关系的哲学基本问题将有必要实现新的转换。新的哲学基本问题将由多重存在领域间的关系构成。这一多重关系最起码应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关系方面:物质和信息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精神和信息的关系。
信息哲学——邬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