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汉名臣关西孔子,公正廉洁清白传家,暮夜拒金的四知先生杨震

2023-09-07 19:20 作者:史唠客  | 我要投稿

三国超级家族之弘农杨氏

杨氏家族籍贯:弘农华阴

代表人物:杨震、杨彪、杨修


上期内容说到弘农杨氏在杨喜手上开始打下基础,经过杨敞、杨恽不断发展壮大,但杨恽因为口无遮拦,被汉宣帝判了腰斩。在经历了这一场劫难之后,他们家族暂时陷入了沉寂。然而,杨恽的坚贞不屈、公正廉洁的品质以及他无所顾忌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后人。


大约一百年后,在东汉年间,弘农杨氏在杨震的带领下重新崛起。杨震,字伯起,是杨喜的第八代孙。他的父亲杨宝没有选择做官,而是终身致力于学术研究,以欧阳生所著的《尚书》为家族传承的学问。杨震自小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专心致志地求学,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大学者。当时的儒生们都把他当作楷模。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但遗憾的是,他一生未能西行入关中,这使得关中的儒生总觉得比齐鲁的儒生逊色。然而,现在杨震被尊称为"关西孔子",他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学术权威和文坛领袖,这无疑为关中学界增添了极大的光彩。杨震最初对做官并无兴趣,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多次拒绝了州府的征辟,选择隐居在湖县专心读书,直到五十岁才在州郡任职。这么一位资深学者最终答应做官了,这让当时执掌朝政的大将军邓骘非常高兴,他立即将杨震提拔为茂才,并且连续四次升迁,最终让杨震担任东莱太守。


杨震在就任太守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永载史册的事情。当时他路过昌邑县,昌邑县的县令王密是他之前在荆州刺史任上选拔的茂才。王密想要报答杨震的恩情,于是在深夜拜访杨震,并送给他黄金十斤。然而,杨震非常生气,他说:“我这位故人了解你,但你怎么就不了解我呢?”王密还想坚持,说:“这深更半夜,没有人会知道的。”杨震严肃地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这怎么能说是无知呢?”王密听后羞愧地离开了。"四知"被传为美谈,几乎成为廉洁自律的代名词。杨震在担任郡守期间,同样严格要求自己,他清正廉洁,不接受贿赂。他的子孙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一家人都穿着朴素的衣服,步行出门。有人建议他趁着当官的机会为子孙置办一些家产,但杨震反驳道:“让我的后代成为清白吏的子孙,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遗产吗?”

汉安帝永宁元年,杨震从地方调到中央,担任司徒,三年后又被任命为太尉。从这时起,弘农杨氏的"四世三公"的显赫地位和荣耀生涯开始了。

在汉安帝年间,东汉王朝深陷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的政治困境中,朝政风气衰败。像杨震这样忠诚正直的政治家必然会得罪一些人。当时,朝廷刚刚经历了邓太后的执政,内部宠臣开始专权。杨震看到许多违法乱纪、违背道德的事情,总是向皇上直言不讳,因此得罪了汉安帝的乳母王圣、舅父耿宝,以及宦官樊丰和周广等一大批当权者。


在延光三年,樊丰伪造诏书,私自调用国库资金建造豪宅的事情被揭露,证据落到了杨震的手里。樊丰非常恐慌,他先发制人,控告杨震,并派遣使者收回杨震的官印,革除他的职务,让他返回原籍。杨震对黑暗腐败的朝廷感到彻底失望,他在绝望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城西几阳亭,满怀悲愤地对弟子说:“我受到皇恩,位居高官,看着奸臣当道却不能诛杀,面对恶妇乱政却无法制止,我已经没有脸面来面对天下人了,等我死了,就用一般的木头来做棺材,用粗布做寿衣,不要埋入祖坟,也不要大肆祭拜。”说完,他就喝毒酒自杀了,时年七十余岁。

正如俗话所说,善恶终有报。一年后,汉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都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为杨震鸣冤。顺帝于是下诏为杨震平反,任命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赠予杨震百万钱,并以隆重的礼仪将杨震安葬于华阴潼亭。葬礼那天,附近的人纷纷前来吊唁。还有一只大鸟落到杨震墓前,悲鸣不止。


在杨震下葬后,那只大鸟才飞走。当时国家屡次出现灾异,而在信奉谶纬学的汉代,人们认为灾异往往与朝廷的失政相关。因此,汉顺帝专门下了罪己诏,表示杨震的冤死,是上天降下的罪责,这是由于“朕之不德,用彰厥咎”。他命令弘农太守以中牢之礼为杨震建立祠堂,纪念他的忠诚。当时的人们也在杨震的墓前立了一尊石鸟像,作为对他的纪念。


东汉名臣关西孔子,公正廉洁清白传家,暮夜拒金的四知先生杨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