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考博考试重要内容
招生目录

考试重点内容
2002理论经济学
Ⅰ.考查目标
理论经济学考试涵盖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等 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把握经济学说史中涉及的人物、观点、概念、理论背景与理论体 系;理解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当代经济学流派以及西方经济理论 的最新进展;掌握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与主张;能够运用经济学理论 分析和解读现实经济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Ⅲ.考查范围
经济思想史部分:
一、17 世纪中叶—19 世纪初的主要经济学流派
1. 配第的经济理论
2.斯密的经济理论
3.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4.西斯蒙第的经济理论
二、19 世纪初-20 世纪初的主要经济学流派
1.19 世纪初期英法的经济学说
2.19 世纪 30-60 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
3.19 世纪上半期德国的历史学派
4.边际效用学派
5.马歇尔经济学说
三、20 世纪初以来的主要经济学流派
1.新古典学派
2.瑞典学派
3.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
4.芝加哥学派
5.熊彼特经济学说
6.凯恩斯经济学说
7.新古典综合派
8.新剑桥学派
9.弗莱堡学派
10.现代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11.公共选择学派
12.新制度经济学
1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
四、不同流派的区别和联系、传承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一般均衡理论
三、福利经济学
四、公共选择理论
二、微观经济中的政府干预理论
六、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七、经济增长理论
八、经济周期理论
九、通货膨胀理论
十、宏观经济中的政府干预理论与政策
十一、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理论部分:
一、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的根据和核心:以资为本还是以劳为本
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中国,中国人,中国劳动者
三、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义:劳动社会主义
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规定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系统
五、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张:以改革发展劳动公有制主导现实中国经济矛盾的解决
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Ⅰ.考查目标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考试涵盖了民族经济学、中少数民族经济学科发展问题及其基本理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民族经济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民族经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Ⅲ.考查范围
民族经济学
一、民族经济学的主体、对象、主义、方法、主题、内容、范畴、体系
二、经济的民族性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关系
三、民族经济的政治机制与文化内涵
四、生产方式与民族的形成发展
五、民族经济制度
六、民族经济体制
七、民族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
八、民族经济的经营管理
九、民族经济关系与交往
十、民族经济发展
十一、现代经济大趋势中民族经济发展的共性与特性
十二、中华民族经济的现代化
十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民族经济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三、中华民族经济及其各民族经济的形成和演进
四、少数民族经济的特征及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五、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六、少数民族经济制度与体制
七、少数民族经济结构
八、少数民族经济的运行机制
九、少数民族经济的经营管理
十、各民族间的经济关系和交往
十一、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十二、民族经济政策与民族经济发展
十三、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
十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
十五、中国民族经济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