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春招作品】对《倾落伽蓝》的剧情剖析理解

(此为本人备战参加2023年米哈游春招作品集,现在此放出)
第一部分——剧情浏览
一、《夜中飞鸟坠于三段》
剧情的起始点在于学者“亚卡巴”和来自稻妻的作家“泽田”二人开始,二人研究的起始点是当初在四百多年前,稻妻的“踏鞴砂”地点曾经发生过的一件神秘事件。神秘事件的起源是一名叫做“御舆长正”的人打造了一把好刀,而本应供奉或者是献给君上的一把好刀却被此人融毁,为此还杀害了一名叫做“桂木”的手下。而当时的踏鞴砂管理人“丹羽”也下落不明,而在这些故事中,总有一名被称为“倾奇者”的人在里面出现,并且可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很经典的引入方法,用毫无关联的事件和对于历史的研究,打开关于任务的关键点。
而在研究了亚卡巴和泽田的文本之后,都会发现倾奇者在中间出现,并且对后面的事情造成了很深的影响。从这里我们已经引出了这个所谓的“倾奇者”,而泽田和亚卡巴的文章仅仅是作为引入的作用,也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在稻妻的神秘人物曾经在踏鞴砂做过什么很大的事情,甚至影响了稻妻的历史。
下面泽田介绍了丹羽的身份,而这个身份和之前的历史事件划上了重要的关系——丹羽曾经是雷电五传之一“一心传”的后裔,而据已知的情报所言,雷电五传现在只有天目流还幸存,枫原万叶的“一心传”流派只有其一人传承。而在四百余年前,曾经有人对“雷电五传”痛下杀手,以至于雷电五传凋敝,神里家也因此受到了巨大影响没落过一段时间。
从这里我们前面的铺垫已经完全的填好了之前的剧情和设定问题,也和之前很多任务遥相呼应——有一位神秘的人物,在踏鞴砂事件后对雷电五传展开了灭门行动,雷电五传因此凋零,同时神里家遭受重大打击等等。
这里我们回过头去看“御舆长正”的融刀事件,结合稻妻所代表的国家文化,我们可以开始展开分析:对于武士和刀匠来说,自己的佩刀和自己的作品甚至大于自己的生命,日本武士一向有保护自己武器的自觉,甚至在抗日战争后,日本政府还有向我国政府请求收回部分缴获军官军刀的事件,可见其对于“刀”的执著。
此时交代了踏鞴砂在四百余年前的历史地位——稻妻冶炼的中心区域,可对标于现代的武器工业中心地带。而这时制造出了一把优秀的刀剑,本应将这把剑上贡当时稻妻的领导人,雷电将军,或者叫雷电影。而御舆长正将其毁掉的同时,还杀害了一名同僚,而此时他的上司丹羽也下落不明,本身就已经是一件疑点事件。
而此时泽田再一次将倾奇者的候选人范围缩小——倾奇者是一名人偶。
此时对于这名“倾奇者”的身份,我们已经非常明了了:目前游戏中已知的人偶只有“雷电将军”和“散兵”两位,而那时的雷电将军已经在与雷电影统治稻妻,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去踏鞴砂做这种奇怪的事情。所以人偶在这里也只能是“散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雷电国崩,或者,雷大炮(后面对于其一律称呼为“散兵”)。
在此时亚卡巴和泽田的第一阶段任务已经完成了:帮助我们大致的了解了踏鞴砂事件,了解到散兵曾经在四百年前在这里活动过,以及雷电五传与神里家的没落,枫原家的先辈也曾经参与过这件事情——而这一切都能和散兵扯上关系。
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对散兵所做过的事情充满了好奇,而在这个时间线上,散兵已经成为了失败者和“阶下囚”——在之前的魔神任务中纳西妲曾说“我像藏起一片叶子一样将他藏起来了”,我们此时可以理解成“散兵已经被打败囚禁,而他的信息也是绝密的”。
可这时散兵“突然”的从我们不远处走过——这完全是一件不符合常理的事情。正常来说按照玩家思路,散兵被关进大牢都很正常,这时候能看见他在大街上甚至可以说是“一件不符合常理”的事。而这时自然地也引出了我们跟随散兵的情节:如果这里我们仅仅是听了亚卡巴和泽田的话,也仅仅是看了两篇文章,知道了一些关于散兵的事情罢了。不可能真的引出后面关于散兵的情节,更多的是一种“谈资”罢了——自然也无法引出剧情。所以采用了“散兵突然出现”的情节。
而这时你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血亲的信息决定再次拜访纳西妲”,你在路上跟踪了散兵,并且发现了重大的问题:你跟踪散兵结果跟踪到了净善宫。
这时进入净善宫之后和纳西妲搭上了话,甚至在净善宫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散兵,这完全的推翻了你的认知——这也是派蒙在这里发出惊叹的其中一个原因。而对于派蒙的发言,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派蒙是一个作为“帮你说出心声”的角色而出现的,就像是一个和你在旅行途中和你一起吐槽的朋友,这也是我们对于派蒙人设如此喜爱,或者说是“有代入感”的原因——这就是个和你一起吐槽的死基友。
我们看回主线,这时纳西妲和你说明了她为何会选择释放散兵的原因——她与散兵达成了协议,散兵将会代替她去调查世界树的一部分内容。同时我们也得知了散兵已经被愚人众所抛弃,但是纳西妲用一些情报和他换取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而且此时的散兵在进行了那场对战之后,已经无法对纳西妲和旅行者构成实际上的威胁。综上,散兵此时的身份更像是“污点证人”与“双面特工”的一种结合体——一方面掌握着大量愚人众的情报,另一方面在曾经为愚人众效力的背景下接受纳西妲的雇佣或者是委托,前往世界树进行调查。
而且这里对于愚人众的一个铺垫,或者说是一个吐槽也是非常的直接,甚至可以说是“血淋淋”的吐槽——散兵认为愚人众与他之间只有“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甚至将这个关系的推论推向了所有人,听上去让人有一种“虽然很血腥但是很现实”的感觉。而且按照散兵自己的说法而言,他与纳西妲达成的“契约”其实也是一种利用,他给自己留的后路就是将一部分情报共享给纳西妲以换取庇护。
但是,在《冬夜愚戏》中我们又可以得知,愚人众虽然不会为死去的同伴痛哭流涕,但是仍然会对为了他们共同理想而牺牲的同伴致以哀悼。所以我们试想,是不是在愚人众眼中,也许对于各位执行官而言,不仅仅存在着“利用”的关系,只是散兵自己在自我否定?
而这种自我否定,又是因为什么样子的生活际遇,才会出现的呢?
这里就对散兵的人设做了一次细小的刻画——脆弱,敏感,强大中带着些许的破碎感,没有安全感,我行我素等。而这些可以说是奇怪的性格已经凸显在了散兵身上,为他接下来的一些行动和行为其实做出了很合理的铺垫。
这时纳西妲与你说明了她为何会选择和散兵合作进行世界树内容查阅,主角的血亲在之前的魔神任务中有过说明,在愚人众的资料中并没有被列为“降临者”,而所谓的降临者只有法涅斯,“第二个王座”,旅行者三位(前两位的记载在《日月前事》)。也就是说因为纳西妲曾经和我们共同战斗,共同进退,挚友的情谊让她愿意帮助我们寻得我们血亲的真相——即使和散兵交易。
同时纳西妲也做了第二手准备:知道我们要来净善宫,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委托我们作为散兵的监工,同时准备了引领我们的办法。
这里其实也将纳西妲的人设凸显了出来:善良,富有智慧,为了朋友愿意付出代价等等。
进入世界树之后的前半段其实并没有过多的重点出现,就是单纯的散兵与旅行者的对话,从中间无意的将散兵的人设和他的说话习惯,他的行事方式等进行了描绘。里面有一句“安全起见,你们最好跟紧我”倒是又向我们突出了一点“散兵也会注意他人安全”的感觉,和后面的剧情有所呼应。甚至一直到纳西妲和我们进行颅内对话结束后这一段都没有重点。
而从与纳西妲的对话和“我”将从海芭夏脑中看到的情节分享给纳西妲之后,我们又得知了一个很关键的词语,“背叛”。
从纳西妲的分析和我们之前经历过的一些剧情而言,对于如今的“散兵”而言,更多的是“背叛”这个词贯穿了他的人生始终,他遭到的种种背叛或者是其他,才塑造了他如今的敏感易碎人格,这种人格极其没有安全感,所以又和前面的“利用论”与“旅行者与纳西妲”之间的关系类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最让人觉得费解,或者说是冲突的一点:这种人会好心的提醒他人吗?即使是下意识的——因为没有安全感的人是很少会进行交际的,这种好心提醒别人的行为真的会出现吗?而且这类人必定有一种怀疑主义,他会信任别人吗?会把自己的后背交给自己的“仇敌”嘛?(当然这段只是推测,这里体现的是一种散兵的行为与性格有不符之处。)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推测——散兵之前的性格不是这样的。
闲聊过后,我们发现了一段无名的记忆,正巧,这一段记忆是关于四百年前的踏鞴砂事件所出现的事情。从里面我们可以得知,名为埃舍尔的枫丹工匠来到踏鞴砂之后,与丹羽,赤目等人在踏鞴砂优化了锻造手法,提高了锻造效率。但是在踏鞴砂的工匠们开始出现体力损耗和伤亡比例上升,各种积压的问题也不断出现,直到因为奇怪污秽而出现工匠死亡的事故时,丹羽终于发现了埃舍尔的问题。而埃舍尔(愚人众执行官博士)的目的是用激发邪祟之力,将带着邪祟的心脏放进人偶,也就是“倾奇者”的体内,观察带来的效果,同时嵌入稻妻的运转等。
另一个目标是将倾奇者也介绍进愚人众团体,结果我们也知道,出现了第六席“散兵”。
而此时得知了真相的散兵突然发现自己所谓经历的“背叛”,到最后只是一个持续了数百年的谎言时,就像是自己几百年的执念瞬间崩塌掉,这种情绪不亚于信仰崩塌。而他这时也开始回想自身所做事情的意义:我这几百年基于“背叛”而建立的世界观是对的吗?
他开始寻求补救的方法,而这时纳西妲和我们的对话中也凸显了一个主题:他认为的背叛却拯救了他的生命,那这种背叛是否是有意义的呢?
从这里开始散兵就要开始选择他自己的道路了:是坚持自己曾经的道路还是全部推倒重来的问题——可前一条路显然不可行,更多的可以说是选择等于在自我欺骗;而后者就意味着他必须为自己之前犯下的所有罪孽支付代价,就像是《罪与罚》里面的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当铺老板娘一样,当断手的断手,当断脚的断脚,没有人能犯了错不支付任何代价。
后面和主角的对话中也透露了重要的信息:执行官丑角曾经是坎瑞亚的宫廷法师,和主角的血亲生活过。而我们都知道后来莱茵多特成为了坎瑞亚的宫廷法师,那么这位法师就是被取代的那一位。这段剧情向我们透露了很多信息——这个信息是不存在于世界树上的,而且血亲是“天空回应了召唤”才来到了世界上,和之前法涅斯的降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散兵凭借最后的力量构建屏蔽纳西妲的屏障,同时从旅行者对于问题的犹豫(大慈树王),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并且最终确实让所有人忘记了“散兵”这个人,让除了旅行者之外的所有人忘记了“散兵”。
这里我们还有一个点,不在世界树中有记录的人是不会丧失关于“散兵”的记忆的。这里派蒙表示自己丧失了关于散兵的记忆,是否有合理的证据怀疑“派蒙”也不是降临者?这里我个人认为是排除了派蒙作为“降临者”的身份,也是对“派蒙天理论”的一个回答(个人推论,不作任何定论)。
二、《乱世轮舞》
主角为了验证关于散兵的记忆是否因为散兵的“更改世界线”行为而造成了混乱,回到稻妻进行询问——四百年前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雷电五传,询问雷电五传的传人也是正当之举。
通过天目十五的“口供”,我们可以得知雷电五传仍然是遭到了灭顶之灾,而灭顶之灾的凶手已经不是我们的散兵,而是另一位来自“百目”家族的刀匠之子。因为自己的父亲与丹羽一同为救众人跃入炉中,没落的他将原因归咎为整个稻妻,于是对雷电五传复仇。而枫原家的人和神里家被一人挡住,一心流未遭灭绝……这意味着虽然散兵确实改动了世界线,但是丹羽死亡和踏鞴砂的炉芯失控事故还是发生过的。
神里家的行程不作过度思考,仅仅是确定神里绫人和神里绫华是否存活而已。
而在踏鞴砂的行程中,之前认识的泽维尔和他们透露了一个结论——博士仍然来到了踏鞴砂,同时引发了踏鞴砂的事故,但是中间并没有所谓“倾奇者”的出现,也即是说,散兵将自己“曾来过踏鞴砂”的记忆直接删除掉了,但是所有的记忆影响都只与他有关。
三、《幕切——倾奇之末》
回到须弥之后,旅行者重新见到了泽田和亚卡巴,而这两人的论文和小说都已经去掉了关于“倾奇者”的内容,整个世界都已经不记得有“散兵”这个人了。
而回到净善宫与纳西妲对话时,发现纳西妲也已经忘记了关于散兵的记忆,旅行者又一次成为了“记录者”,这里和钟离的传说任务中“旅行者可能是提瓦特的记录者”论调相互吻合,而这时旅行者只能选择将散兵的故事告诉纳西妲。
后面和纳西妲的对话中开始探讨了关于散兵这样做是否是正确的选择,“一个人拼尽全力,却又什么都没有做到”的感觉,让我们不禁开始思考,他到底在对抗什么呢?
对抗命运?对抗不公?还是对抗他存在的本身?
世界因为他的行为而变化,但是悲剧本身却没有被挽回,就像风可以将叶子吹下来,你即使将叶子捡起来粘回到树上,叶子还是已经死亡了一样。
而这时纳西妲拿出了一份自己写的童话故事——这份童话故事用童话口吻叙述了散兵的生平和所做的一些事情,结合旅行者的叙述,这份童话就成为了还原散兵人生的痕迹。
而这段剧情也告诉了我们,改写世界树等于在改写提瓦特,而事先使用可以进行隐藏的数据则可以避免修改——也就是说,除了“降临者”之外,还有其他的办法能将可能改写过的记忆保留下来,最终的结果就像是电脑里存储的加密文件。
而且大慈树王也说过,没有任何人能够自己删除自己,也就类似于杀毒软件可以卸载其他软件,但是不能卸载自己。
在和纳西妲的对话结束之后,旅行者来到了大巴扎散心,而这时他们遇到了记忆全部丢失的散兵,而这时的他已经成为了“流浪者”,在完成了一系列事件之后,旅行者将他带回了净善宫——这时的纳西妲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拿出了散兵“前生”的记忆,在借景之馆中复原了散兵所有的记忆,同时散兵也阅读完了属于自己的“前生”。
这时谈起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已经失去了全部记忆的“散兵”,还应该承受属于之前自己的罪孽吗?“你”是否承认自己之前的记忆,承认了你就要背上原本你不需要,或者是可以选择忘却的“罪孽”,而不承受的诱惑实在是太过于诱人。
最后散兵选择了接受过往的记忆,他认为人是过去经历的总集,人必须要正视自己的历史,消失的罪孽反而是他找回自我的契机。所以他选择正视自己的位置。
无法逃离的罪孽,也是命中注定。
四、《如朝露一般》
流浪者舍弃了他自己的原本的名字,而选择让旅行者为他取一个新的名字,意味着重生和对过去的背负,同时他选择了作为须弥黑暗中的助力,与纳西妲同在。
同时在和旅行者的对话中,流浪者明确表示你可以将真正的事件告诉雷电五传传人,我并不在乎他们的复仇——体现出了他彻底选择背负自己的罪孽而生活,也和拉斯柯尔尼科夫有异曲同工之妙处,我承认我的罪孽,我背负着罪孽而生活,我用我的后半生为之而赎罪。
而在最后一段,对于那段未知之人对“命运”的撼动而感慨,和旅行者隔空对话的情节更是为我们铺垫了一个隐晦的说法——七执政其实对世界树的改动都有感觉,只不过在意或者不在意而已。这更催生了一个说法,就是世界树其实不是一个“服务器”,地脉才是真正的“服务器”,而世界树是“端口”(猜测)。
第二部分——剧情总体结构
这次的剧情结构是总——分——总的一个结构,故事从泽田与亚卡巴的学术讨论讲起,而后分出了踏鞴砂往事和散兵接受交易前往世界树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故事的主线节奏和主线代名词则为“罪孽与惩罚”,从散兵背负罪孽开始,到他试图更改世界树以消除自己的罪孽为中线,直到发现无可挽回而又选择背负自己的罪孽而结束。就可以类比为做了坏事——想补偿——发现无法补偿而背负责任这一种结构。“罪与罚”可以说是这个故事的明线,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而存在,而整个故事中的“暗线”,一条并没有很着重提,但是几乎每一句都在提的一个事物——世界树。
这一章在整个如今的原神剧情任务中其实扮演了一个承上(须弥)启下(枫丹)的任务,而且从这一章开始明显的感觉了出来,原神的整个世界观开始逐渐地出现,很多重要的东西开始浮现,并且之前的很多对话突然就开始变得合理了起来。
比如温迪的“让我再次加入你的旅程”,钟离的“你是提瓦特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纳西妲留下的童话等等都在暗示一些事情:可能他们很早就已经见过了旅行者,或者整个提瓦特都曾经走过相同的旅途。
而散兵和之前须弥传说任务里面大慈树王都告诉了我们一点:更改提瓦特世界树等于更改提瓦特历史,但是只能改变与自己有关的历史。发生的既定事实仍然是既定事实,不可能改变。
和前文所讲的“罪与罚”一样,可以看得出来散兵在原始人格上是崇尚善良与渴望被爱的。而从他被博士“算计”之后的一系列行动中又能看出,虽然散兵生活在仇恨中,但是也是一个快意恩仇,敢爱敢恨的人,同时得知了真相后又想努力的去偿还罪孽。
只可惜,已经犯下的罪孽是不能逃避的。
用通俗的说法而言,散兵是一个从小就没有得到家人照顾(被抛弃),被他人算计(被博士设计),经历了“背叛”(被丹城“畏罪潜逃”)的,对人性之美和人性之善已经失望的少年,但是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被爱,渴望着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即使是用痛批的方式去指责甚至是将事实血淋淋揭开。
最终总结就是,散兵的外表和内心是极度不符,或者说是反差巨大的——外表强大肆无忌惮,内心实际上很敏感脆弱,渴望有人能接纳他。
这时的剧情也对纳西妲也有了一个比较立体的刻画——富有智慧,善良,认真,愿意帮助朋友等等,同时将主角与纳西妲的关系陈述的很清楚:挚友,战友(曾经阻止教令院)。
这整章的剧情其实非常紧凑,虽然故事是从“倾奇者”的传说故事视角开始,但是故事一直在以一个紧凑的内容往前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多余的——即使是你去大巴扎闲逛都能遇到已经丧失记忆的散兵,从而开启下一步的剧情。会给人一种“怎么闲逛都能遇到你”的感觉。相比而言就像是有一种“快速讲完剧情,交代散兵的下场然后快速切到那个神秘人与旅行者对话”的感觉,在后面会感觉神秘人的话完全可以不用放在一起说。
第三部分——总体剧情评价 · 优点
我对这段剧情的优点评价是:
1. 对于散兵本人的性格刻画和行为刻画非常优秀,为玩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甚至可以说是“看都不用看听都听出来”的散兵形象。同时让他的人物画像更加丰满,避开了所谓的现代动漫中“想方设法洗白”的刻板形象,用“罪与罚”的主题使剧情不落俗套,完全避免了“是不是散兵洗白了就能进队了”所谓的节奏。
2. 对于世界树的设定补充和之前很多剧情的后续补充,比如说你得知了“改变世界树等于改变提瓦特”,“可以用特殊的方式躲过世界树的改动”,“已经发生的事情即使修改了世界树也不能改写”等等。在须弥将原神的世界观更加完备,在后面的枫丹与纳塔,至冬环节可以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剧情的推进。同时在这里埋下的伏笔和一些设定可以用在后面的情节,可以让剧情更加富有趣味性。
第四部分——总体剧情评价 · 缺点
我对这段剧情的缺点评价:
1. 整个剧情过于紧凑,有一种“赶时间”的感觉——虽然剧情文本和游戏时间确实也很合理,但是整体的任务进度仍然是有种“赶时间”的样子。会感觉有一种强行推动游戏环节的感觉,游戏剧情有点赶。
2. 对于“罪与罚”的强调环节过多,让人有一种“歇斯底里”的感觉——就像是一直不停地告诉你:散兵有罪,别觉得他失去记忆就可以将这些一笔勾销。诚然我们知道这是对的,散兵做过的错事是不可能被勾销的,但是过分的强调,多次的强调会给予游玩的玩家一种疲劳感和不耐烦感——我知道了知道了,能不能别说了……
3. 对于最后一段的神秘人与旅行者的对话其实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这一段对话分散在从《夜中飞鸟坠于三段》中的散兵与旅行者单独对话后,《倾奇之末》中遇到流浪者,《如朝露一般》的剧情中等等。这样可以将神秘人作为第三条暗线,同时推动剧情气氛。
(此文为个人意见,个人分析,如有与看客不符之处欢迎讨论,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