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之最】极致华丽的曲阜孔庙-2021.10.23

10月23日,一个懒洋洋的周六,6点半左右我被拍醒了。
"走,去曲阜看孔庙。"
"嗯??真的假的?"
"真的,现在出发中午就能到,走。"
"啊??噢,那我起床。"
直到出门,其他我也没完全醒过来。前一天晚上我头都没洗,正儿八经说走就走的旅程,起床洗漱,拿了点替换的衣服,保温杯里灌了咖啡,就出发了。

感谢我的居哥哥,总是不遗余力地带我这个古建小阿婆去采风。
我的视频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哈哈哈哈哈,就是我写游记和剪视频的速度得加快了。
更重要的是,我要做的功课越来越多了。

经过了将近六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庙,这会儿太阳已经到头顶了。

曲阜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孔庙、孔府、孔林。其中孔庙是用于祭祀的庙宇,孔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地,孔林则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我们这次来,主要就是看孔庙的,她的建筑规模之大,形制等级之高,是我亲身拜访了以后才感觉到的,俨然一座小故宫。

孔庙一共九进院落,共有五殿、一祠、一阁、一坛、两堂、十七碑亭、五十三门坊,共计有殿庑四百六十六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现存主要建筑以明清时期的为主。
网上有一个说法提到,梁思成先生将曲阜孔庙称为"孤例"。我查了一下,感觉梁先生并不是指孔庙的某一座建筑在结构上的独特性,而是孔庙这个地方,建筑本身在两千年间不停修缮或重建,从一处故居发展成了两千年中华儒家思想的实质载体,这是任何建筑都没有的属性和历史。

穿过南面的万仞宫墙,就来到了景区入口,看到金声玉振坊,穿过去就是第一个标志性建筑,文庙标配,棂星门。

接下去还有一座接一座的牌坊,非常多。
而且前面三进院落是柏树的世界,都是树龄动辄几百上千岁的老神仙。

而且重点保护的树上都有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树的详细信息。

沿着甬道穿行,经过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到了第四进院落,就开始布置主体建筑了。
在大中门的两侧,以角楼作为标志,把这一区域划分出来,颇有故宫形制的味道。

从第四进院落开始,中轴线的主要建筑包括:奎文阁、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
之前的几道门两侧都是有墙垣的,但同文门就只是单独立在奎文阁前,据说以前里面放了好多石碑,但现在应该都挪出去了。
【奎文阁】
同文门后就是奎文阁,原名藏书楼,顾名思义是藏书用的,专门用于收藏历代帝王御赐的图书和典籍。

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改建,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的二层楼阁(中间有暗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

下层四周回廊施石柱,内部用木柱,木柱上施斗拱,斗拱上再施木柱,结构非常稳固,康熙年间的大地震也并没有将其撼动。
【十三碑亭】
奎文阁后面,就是一群碑亭,一共十三座,又因为石碑都是御制的,所以又名御碑亭。

碑亭形制基本统一,都是重檐歇山顶,三间见方,数量众多,南八北五,东西排列,因为有些位置距离非常接近,所以会出现"勾心斗角"的现象,就是双檐穿插交错,也是这里特有的现象。
【杏坛】
碑亭后,就准备进入中轴线的大戏了,穿过明显更为华丽的大成门,就来到杏坛,传说中孔子讲习的地方,实际上是纪念孔子讲学而建的。

宋代以前,杏坛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原来的大成殿,宋代大修时,将大成殿往后移了,原来的位置"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

等到金代,又建起了亭子,再经过历代的改建,最后明隆庆三年(1569年)改造成重檐方亭,到了清代,乾隆爷又给题了匾。

杏坛平面为正方形,三间,重檐,十字结脊,内部施斗八藻井,顶施黄色琉璃,彩画用金龙和玺,规格非常高。

坛前的石香炉是金代的遗物,形制古朴。
【大成殿】
穿过杏坛,就看到了极致华丽的大成殿,我真的都呆住了。

这形制等级也太高了,看到了大成殿,我就完全理解梁思成先生说的:
自从萧何给汉高祖营建壮丽的未央宫,“以重天子之威”以后,统治阶级就学会了用建筑物来做政治工具。
时至今日,我亲身看到了这座殿宇,也瞬间产生了对儒家思想的仰望。

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1年)大修的时候,移动到现在这个位置,从五间扩建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又在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语义,下诏把原来的"文宣王殿"更名为"大成殿"。

我们现在看到的殿宇,是在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的,重檐庑殿顶,黄瓦覆顶,周环回廊,雕梁画栋,重檐之间正中的竖匾上刻的是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

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二层台基上,是全庙最高建筑。
整座宫殿无比华丽,前檐十根石柱刻有深浮雕云龙纹,两山和后檐的十八根柱子刻有浅雕云龙纹,檐下回廊和殿内的天花板上画的是金龙和玺彩画。
故宫里一般的宫殿都完全不能与之媲美,仅次于太和殿,不愧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之一。

殿内挂的"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联,都是乾隆皇帝御笔手书,他真的是题字狂热爱好者了。

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左右分别是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
现在香火依然鼎盛,我们还遇到了一个老奶奶,因为不能进殿感到十分惋惜,说:"哎呀,不能进去拜一下啊。"
【寝殿】
大成殿后的寝殿,相比之下就显得比较朴素,但依然不简单。

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周环回廊,檐下22根石柱浅刻凤凰牡丹,檐下及殿内天花施龙凤和玺彩画,虽然保养没有大成殿来的好,但也美轮美奂了。

寝殿内供奉的上书至圣先师夫人,也就是孔子夫人的牌位。

供奉牌位的神龛也十分精致。
【圣迹殿】
圣迹殿位于最后一进院落,殿前有自己的一个小门,自成一院,因以保存记载孔子一生事迹的石刻连环画圣迹图而得名。

殿内除圣迹图之外,还有几幅孔子画像,其中有出自吴道子、顾恺之等大家之手的作品,还有康乾的御碑,俨然一座小型艺术馆。

至此,整个九进院落的主要建筑就参观完了。
其实东西两侧还有不少看点,当然还有孔府和孔林,我们主要是想看看建筑,就只在孔庙转了一圈,既看了建筑,也看了碑刻等文物。
1966年,孔庙曾经经历过毁灭性的破坏,否则我们现在看到珍贵文物会更多。
曲阜孔庙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孔子墓被铲平挖掘,其内孔子遗物与骨骇示众后焚毁,“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大碑被毁。庙碑被毁,孔庙的泥胎塑像被毁。最早进行的破坏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200余名师生组织,被摧毁的之前登记在册的文物就有6618件,其中画929幅,书籍2700余本,石碑1000余块,墓葬2000余。
这一圈转下来,仿佛看到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手段的实体形态,不管思想发展的方向是怎样的,我都衷心希望所有历史的痕迹能被妥善保管,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印记,是人类前进的基石。

【一点不成熟的小攻略】
必备:健康绿码
门票:¥80
游览时长:2-4小时
看点:整体布局、建筑、碑刻、古树
小提醒:景区有自己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免费停车场(不用停到别的收费亭停车场),步行过去10分钟左右。